1.单选题- (共5题)
1.
某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36s时,物体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 |
B.在36s~44s内,物体的加速度为-6m/s2 |
C.在0~44s内,bc段对应的加速度最大 |
D.在36s~44s内,物体的位移为192m |
2.
一个小球以20 m/s的速度从坡底冲上一足够长的斜坡,当它返回坡底时的速度大小为16 m/s。已知上坡和下坡两个阶段物体均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但上坡和下坡的加速度不同。则物体上坡和下坡所用的时间和加速度之比分别为( )
A.4:5 25:16 |
B.5:4 16:25 |
C.2:3 4:9 |
D.3:2 9:4 |
3.
自行车和汽车同时驶过平直公路上的同一地点,此后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自行车在t=50 s时追上汽车,则( )


A.汽车的位移为100 m |
B.汽车的运动时间为20 s |
C.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为0.25 m/s2 |
D.汽车停止运动时,二者间距最大 |
4.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物理学是一门测量的科学,那么在高中物理中的,自由落体运动规律,万有引力常量,电流的热效应,元电荷的数值分别是不同的科学家测量和发现的,他们依次是( )
A.伽利略、牛顿、安培、密立根 |
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库仑 |
C.伽利略、卡文迪许、焦耳、密立根 |
D.牛顿、开普勒、奥斯特、密立根 |
2.多选题- (共3题)
6.
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0kg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静止不动,若用竖直向上的力F=5.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取g=10m/s2,下述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5.0N |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减小2.5N |
C.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2.5N |
D.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减小5.0N |
7.
一质量为m的物体,以初速v0从倾角θ的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去,到达高度为
处速度减为零。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上滑过程中物体机械能的减少量为![]() |
B.下滑过程中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
C.物体第一次返回到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 |
D.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8.
一列沿 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x坐标为3m的质点P。连续2次经过平衡位置的时间间隔为0.02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E. 当质点P位于波峰时,x=17m的质点恰好位于波谷

A.波速为10m/s |
B.波的频率为25Hz |
C.x=15m的质点在t=0.01s时恰好位于波峰 |
D.x=22m的质点在t=0.01s时恰好位于波峰 |
3.填空题- (共1题)
9.
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图中弹簧OC的劲度系数为500 N/m.如图1所示,用弹簧OC和弹簧秤a、b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在保持弹簧伸长1.00 cm不变的条件下:

(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
(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________、弹簧秤b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若弹簧秤a、b间夹角为90°,弹簧秤a的读数是________N(图2中所示),则弹簧秤b的读数可能为________N.
(2)若弹簧秤a、b间夹角大于90°,保持弹簧秤a与弹簧OC的夹角不变,减小弹簧秤b与弹簧OC的夹角,则弹簧秤a的读数________、弹簧秤b的读数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A=3kg、mB=1kg的物块A、B置于足够长的水平面上,F=13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已知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分别为μA=0.1、μB=0.2,取g=10m/s2 .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2)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为多大?

(1)物块A,B一起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2)物块A对物块B的作用力为多大?
11.
如图所示,质量为m可以看成质点的小球悬挂在长为L=0.9米的细线下端,将它拉至与竖直方向成θ=600的位置后自由释放.当小球摆至最低点时,恰好与水平面上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2m的木块相碰,碰后小球速度反向且动能是碰前动能的
.已知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前瞬间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1)碰前瞬间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
(2)木块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12.
质量2㎏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点,现用大小为10N的水平外力拉此物体,4s末物块到达B点。这一过程中物块的v-t图像如图所示.(
)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仅将拉力增大为15N,使物体从A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距离。


(1)求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若仅将拉力增大为15N,使物体从A开始运动并能到达B处,求该力作用的最短距离。
5.实验题- (共1题)
13.
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时,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后,应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下列给出供选择的操作步骤:
E.根据测出的数据,分别画出a-F和
图象
F.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G.将装有砝码的小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到小车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C________E。(填写代表字母)
A.保持小盘和其中砝码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
B.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盘里砝码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 |
C.用天平测出小车和小盘的质量 |
D.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上厚度合适的垫木,平衡摩擦力 |

F.用秒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
G.将装有砝码的小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到小车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C________E。(填写代表字母)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