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如图所示,物块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将小球B从物块顶端由静止释放,从小球开始沿物块的光滑弧面(弧面末端与水平面相切)下滑到离开的整个过程中,对小球和物块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C.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 | 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
2.
如图所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质量为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底部与水平面平滑连接,一个质量为m(m<M)的小球从槽高h处开始自由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全过程中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

A. 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和槽的水平方向动量始终守恒
B. 在下滑过程中小球和槽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始终不做功
C. 全过程中小球和槽、弹簧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且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D. 被弹簧反弹后,小球和槽的机械能守恒,但小球不能回到槽高h处
3.
我国的传统文化和科技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四大发明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对现代仍具有重大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节有放鞭炮的习俗,鞭炮炸响的瞬间,动量守恒但能量不守恒 |
B.火箭是我国的重大发明,现代火箭发射时,火箭对喷出气体的作用力大于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 |
C.装在炮弹中的火药燃烧爆炸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弹片的动能 |
D.指南针的发明促进了航海和航空,静止时指南针的N极指向北方 |
5.
光滑水平面上,小球A以速率v运动时,和静止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A以
的速率弹回,而B球以
的速率向前运动,则A、B两球的质量之比为
A. 2:3 B. 2:9 C. 3:2 D. 9:2


A. 2:3 B. 2:9 C. 3:2 D. 9:2
6.
以下实例中不是利用反冲现象的是
A.当枪发射子弹时,枪身会同时向后运动 |
B.乌贼向前喷水从而使自己向后游动 |
C.火箭中的火药燃烧向下喷气推动自身向上运动 |
D.战斗机在紧急情况下抛出副油箱以提高机身的灵活性 |
7.
下列几种物理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砸钉子时不用橡皮锤,只是因为橡皮锤太轻 |
B.运动员接篮球时手臂有弯曲回收动作,其作用是减小篮球的动量变化量 |
C.在推车时推不动是因为推力的冲量为零 |
D.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 |
8.
将质量相等的三只小球A、B、C从离地同一高度以大小相同的初速度分别上抛、下抛、平抛出去,空气阻力不计,那么,有关三球动量和冲量的情况是
A. 三球刚着地时的动量相同
B. 三球刚着地时的动量各不相同
C. 三球从抛出到落地时间内,受重力冲量最大的是A球,最小的是B球
D. 三球从抛出到落地时间内,受重力冲量均相同
A. 三球刚着地时的动量相同
B. 三球刚着地时的动量各不相同
C. 三球从抛出到落地时间内,受重力冲量最大的是A球,最小的是B球
D. 三球从抛出到落地时间内,受重力冲量均相同
2.选择题- (共2题)
3.多选题- (共3题)
11.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和速度均相同的子弹分别水平射入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两矩形滑块A、B中,射入A中的深度是射入B中深度的两倍.上述两种射入过程相比较( )


A.射入滑块A的子弹速度变化大 |
B.整个射入过程中两滑块受的冲量一样大 |
C.射入滑块A中时阻力对子弹做功是射入滑块B中时的两倍 |
D.两个过程中系统产生的热量相同 |
12.
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一质量为2m的光滑弧形槽静止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弧形槽底端与水平面相切,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槽上高h处开始下滑,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第一次滑到槽底端时,槽的动能为![]() |
B.物体第一次滑到槽底端时,槽的动能为![]() |
C.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物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
D.物块第一次被弹簧反弹后能追上槽,但不能回到槽上高h处 |
13.
A、B两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运动,图示表示发生碰撞前后的v-t图线,由图线可以判断( )

A. A、B的质量比为3∶2
B. A、B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
C. A、B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守恒
D. A、B作用前后总动能不变

A. A、B的质量比为3∶2
B. A、B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
C. A、B作用前后总动量不守恒
D. A、B作用前后总动能不变
4.解答题- (共3题)
14.
如图甲所示,长木板A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4kg的小物体B以水平速度v0=2m/s滑上原来静止的长木板A的上表面,由于A、B间存在摩擦,之后A、B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取g=10m/s2,则

(1)木板A获得的动能为多大?
(2)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多少?

(1)木板A获得的动能为多大?
(2)木板A的最小长度为多少?
15.
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 mA=4.0kg和mB=3.0kg.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

①物块C的质量?
②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①物块C的质量?
②B离开墙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P?
5.实验题- (共2题)
17.
某次实验时碰撞前B滑块静止,A滑块匀速向B滑块运动并发生碰撞,利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连续4次拍摄得到的闪光照片如图所示。

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 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 cm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______时刻,A、B两滑块质量比
_______。

已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为T,在这4次闪光的过程中,A、B两滑块均在0~80 cm范围内,且第1次闪光时,滑块A恰好位于x=10 cm处。若A、B两滑块的碰撞时间及闪光持续的时间极短,均可忽略不计,则可知碰撞发生在第1次闪光后的___________时刻,A、B两滑块质量比

18.
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没有摩擦.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和D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和B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弹簧的长度忽略不计),采用的实验步骤如下: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出一项).

a.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B的质量mA、mB.
b.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
c.在A和B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地放置在气垫导轨上.
d.用刻度尺测出A的左端至C板的距离L1.
e.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B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B滑块分别碰撞C、D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A、B分别到达C、D的运动时间t1和t2.
(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量是mv的矢量和,上式中算得的A、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并不完全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列出一项).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