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一步行者以6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交车,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36 m |
B.人能追上公共汽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
C.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人与车最近距离为7 m |
D.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与车距离越来越远 |
3.
甲、乙、丙三个物体质量相同,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分别受到大小相等的作用力F,如图所示。当它们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特点是( )


A.甲、乙、丙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 |
B.甲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
C.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
D.丙受到的摩擦力最大 |
4.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物体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

A. 物体B受到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斜面体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斜面体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 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A. 物体B受到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B. 斜面体C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C. 斜面体C有沿地面向右滑动的趋势,一定受到地面向左的摩擦力
D. 将细绳剪断,若B物体依然静止在斜面上,此时水平面对斜面体C的摩擦力一定不为零
5.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用轻杆连接后斜放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将A球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两球再次达到平衡,那么将移动后的平衡状态和原来的平衡状态比较,地面对B球的支持力FN和轻杆上受到的压力F的变化情况是( )


A.FN不变,F变大 |
B.FN不变,F变小 |
C.FN变大,F变大 |
D.FN变大,F变小 |
6.
火星有两颗卫星,分别为火卫一和火卫二,它们的轨道近似为圆.已知火卫一的周期为7小时39分,火卫二的周期为30小时18分,则两颗卫星相比( )
A.火卫一距火星表面较近 | B.火卫二的角速度较大 |
C.火卫一的运动速度较大 | D.火卫二的向心加速度较大 |
7.
质量为5t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以加速度a = 2m/s2起动,所受阻力为1.0×103N,汽车起动后第1秒末发动机的瞬时功率是( )
A.2kW | B.22kW | C.1.1kW | D.20kW |
9.
关于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能源应用的过程就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过程 |
B.化石能源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能,因此化石能源永远不会枯竭 |
C.在广大的农村推广沼气前景广阔、意义重大,既变废为宝,减少污染,又大量节约能源 |
D.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资源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
2.多选题- (共3题)
11.
关于开普勒第二定律,正确的理解是()
A.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匀速曲线运动 |
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一定是变速曲线运动 |
C.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角速度相等,故在近日点处的线速度小于它在远日点处的线速度 |
D.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由于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故它在近日点的线速度大于它在远日点的线速度 |
12.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点,将小球拉至A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点正下方B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速度为v,则( )


A.小球在B点动能小于mgh |
B.由A到B小球重力势能减少![]() |
C.由A到B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 |
D.小球到达位置B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mgh-![]() |
3.解答题- (共4题)
13.
在离地面7.2m处,手提2.2m长的绳子的上端如图所示,在绳子的上下两端各拴一小球,放手后小球自由下落(绳子的质量不计,球的大小可忽略,g=10m/s2)求:

(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1)两小球落地时间相差多少?
(2)B球落地时A球的速度多大?
14.
如图甲所示,倾角为θ=37°的足够长斜面上,质量m=1kg的小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14N作用下,由斜面底端从静止开始运动,2s后撤去F,前2s内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求:(取g=10m/s2,sin37°=0.6,cos37°=0.8)

(1)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力F后1.8s时间内小物体的位移.

(1)小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撤去力F后1.8s时间内小物体的位移.
15.
一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已知物体所受水平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物体相应的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3所示.求:

(1)0~6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2)0~10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0~6s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2)0~10s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16.
有一个竖直放置的圆形轨道,半径为R,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右半部分AEB是光滑的,左半部分BFA是粗糙的.现在最低点A给质量为m的小球一个水平向右的初速度v0,使小球沿轨道恰好运动到最高点B,小球在B点又能沿BFA轨道回到点A,到达A点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求:(1)到达B点的速度
(2)小球在A点的速度v0
(3)在轨道BFA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求:(1)到达B点的速度
(2)小球在A点的速度v0
(3)在轨道BFA上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4.实验题- (共2题)
17.
某同学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已知打点频率为50Hz)

(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
(3)图乙中是连续的几个计时点,每个计时点到0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实验时下面步骤的先后顺序是_____。
A.释放纸带
B.打开打点计时器
(2)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可以判断实验时重物连接在纸带的_____(填“左”或“右”)端。
(3)图乙中是连续的几个计时点,每个计时点到0点的距离d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数据可求出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探究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质量、向心力、轨道半径及线速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圆柱体放置在水平光滑圆盘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力传感器测量向心力F,速度传感器测量圆柱体的线速度v,该同学通过保持圆柱体质量和运动半径不变,来探究向心力F与线速度v的关系:


(1)该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A.等效替代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化模型法
(2)改变线速度v,多次测量,该同学测出了五组F、v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同学对数据分析后,在图乙坐标纸上描出了五个点.
①作出F-v2图线;
②若圆柱体运动半径r=0.2 m,由作出的F-v2的图线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________ 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该同学采用的实验方法为________.
A.等效替代法B.控制变量法C.理想化模型法
(2)改变线速度v,多次测量,该同学测出了五组F、v数据,如下表所示:

该同学对数据分析后,在图乙坐标纸上描出了五个点.
①作出F-v2图线;
②若圆柱体运动半径r=0.2 m,由作出的F-v2的图线可得圆柱体的质量m=________ k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