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普通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8040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1

1.单选题(共4题)

1.
从同一高度落下的玻璃杯掉在水泥地面上易碎,而掉在软垫上不易碎,这是因为落到水泥地上时(    )
A.受到的冲量大B.动量变化快C.动量变化量大D.受到的冲量小
2.
一弹簧振子做简谐运动,它所受的回复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为正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从0到2 s时间内,弹簧振子做减速运动
B.在t1=3 s和t2=5 s时,弹簧振子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C.在t2=5 s和t3=7 s时,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D.在t从0到4 s时间内,t=2 s时刻弹簧振子所受回复力做功的功率最大
3.
如图所示,甲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动图象,乙是在x=6 m处的质点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的振动图象,a、b是介质中两个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沿x轴的正方向传播
B.这列波的波速是2 m/s
C.a比b先回到平衡位置
D.a、b两质点的振幅都是10 cm
4.
如图所示是利用水波槽观察到的水波衍射图样,从图样可知( )
A.B侧波是衍射波
B.A侧波速与B侧波速相等
C.减小挡板间距离,衍射波的波长将减小
D.增大挡板间距离,衍射现象将更明显

2.选择题(共1题)

5.小毛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悬挂在广口瓶内,用抽气筒将广口瓶中的空气抽出.

3.多选题(共1题)

6.
在质量为M的小车中挂有一单摆,摆球的质量为,小车(和单摆)以恒定的速度沿光滑水平面运动,与位于正对面的质量为m的静止木块发生碰撞,如图所示,碰撞的时间极短,在碰撞过程中,下列情况可能发生的是(   )
A.小车和摆球的速度都变为,木块的速度变为,满足
B.小车、木块、摆球的速度都发生变化,分别变为,满足
C.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变为,满足Mv0=Mv1+mv2
D.摆球的速度不变,小车和木块的速度都变为,满足

4.解答题(共4题)

7.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小车的上表面左端AB部分是水平的轨道,右侧BC是一段光滑的圆弧轨道,圆弧的底端恰好与AB段相切,小车质量M=8kg,现有一质量m=2kg的物块,以初速度从A点冲上小车,并沿BC上滑,然后恰好沿轨道返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水平面AB部分的动摩擦因数,求:

(1)小物块返回到A点的速度大小;
(2)小车上平面AB的长度
(3)要使物块不从C点冲出,圆弧BC的半径R的最小值。
8.
如图所示,小球A系在细线的一端,细线的另一端固定在0点,0点到水平面的距离为h.物块B的质量是小球A的2倍,置于粗糙的水平面上且位于0点的正下方,物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拉动小球使细线水平伸直,小球由静止开始释放,运动到最低点时与物块发生弹性正碰.小球与物块均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碰撞后,小球A反弹瞬间的速度大小;
(2)物块B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t.
9.
已知原子核质量为209.98287u,原子核的质量为205.97446u,原子核的质量为4.00260u,静止的核在衰变中放出粒子后变成,求:
(1)在衰变过程中释放的能量;
(2)粒子从核中射出的动能。
10.
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质点p的横坐标x=0.32m.从此时刻开始计时.
(1)若经过时间0.4s再一次出现相同波形图,求波速.
(2)若p点经0.4s第一次达到正向最大位移,求波速.

5.实验题(共2题)

11.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夹角为,A球释放后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角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落点中心与B球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为s,重力加速度为g。

(1)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测得的物理量,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几位同学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甲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记录的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若要更准确的计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第___________组实验数据。
组别
摆球材料
摆长L/m
最大摆角
全振动次数
N/次
1

0.40
15°
20
2

1.00

50
3

0. 40
15°
10
4

1.00

50
 
(2)乙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L和周期T的数值,画出如图T2-L图象中的实线OM,并算出图线的斜率为k,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g=___________。(字母表示)

(3)丙同学也进行了与乙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才发现自己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已知图中虚线②、③与OM平行,则该同学当时作出的T2-L图象应该是图中虚线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