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0题)
1.
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可以为零 |
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大小、方向都保持不变 |
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合外力突然消失,物体一定沿圆周的半径方向飞出 |
D.飞机在空中沿半径为R的水平圆周盘旋时,飞机机翼一定处于倾斜状态 |
2.
如图所示,用一根长杆和两个定滑轮的组合装置来提升重物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面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点处,在杆的中点C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C点与O点距离为L,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缓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下列有关此过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物M做匀速直线运动 |
B.重物M做变速直线运动 |
C.重物M的最大速度是2ωL |
D.重物M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
3.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B∶AC=2∶1 | B.AB∶AC=4∶1 |
C.t1∶t2=4∶1 | D.t1∶t2=![]() |
4.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C、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能始终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和m,A与B、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1.5r,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对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
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等于A、B两物体间摩擦力的二倍 |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
5.
在街头的理发店门口,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标志:一个转动的圆筒,外表有彩色螺旋斜条纹,我们感觉条纹在沿竖直方向运动,但实际上条纹在竖直方向并没有升降,这是由于圆筒的转动而使我们的眼睛产生的错觉,如图所示,假设圆筒上的条纹是围绕圆筒的一条宽带,相邻两圈条纹在沿圆筒轴线方向的距离(即螺距)为L,如果我们观察到条纹以速度v向上运动,则圆筒的转动情况是(从上往下看)( )


A.顺时针 转速n=![]() |
B.顺时针 转速n=![]() |
C.逆时针 转速n= ![]() |
D.逆时针 转速n=![]() |
6.
为了对火星及其周围的空间环境进行探测,我国于2011年10月发射第一颗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假设探测器在离火星表面高度分别为h1和h2的圆轨道上运动时,周期分别为T1和T2.火星可视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且忽略火星的自转影响,万有引力常量为G.仅利用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
A.火星的半径和“萤火一号”的质量 |
B.火星的质量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
C.火星的密度和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
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火星对“萤火一号”的引力 |
7.
“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各自的轨道。可以判定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
D.“神舟八号”适度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
8.
如图所示,重物P放在一长木板OA上,将长木板绕O端转过一个小角度的过程中,重物P相对于木板始终保持静止,关于木板对重物P的摩擦力和支持力做功的情况是( )


A.摩擦力对重物做正功 |
B.摩擦力对重物做负功 |
C.支持力对重物不做功 |
D.支持力对重物做正功 |
9.
如图所示,小物体 A 沿高为 h、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以初速度 v0从顶端滑到底端,而质量相同的物体 B 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从同等高度处竖直上抛,则


A.两物体落地时速度相同 |
B.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
C.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相同 |
D.从开始运动至落地过程中,重力对它们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 |
10.
一个100 g的球从1.8 m的高处落到一个水平板上又弹回到1.25 m的高度,则整个过程中重力对球所做的功及球的重力势能的变化是(g取10 m/s2)( )
A.重力做功为1.8 J |
B.重力做了0.55 J的负功 |
C.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0.55 J |
D.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1.25 J |
2.选择题- (共6题)
16.有学者认为: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致使“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的根本原因是( )
3.多选题- (共2题)
17.
按照我国整个月球探测活动的计划,在第一步“绕月”工程圆满完成各项目标和科学探测任务后,将开展第二步“落月”工程,预计在2013年以前完成.假设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飞船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再次点火进入月球近月轨道Ⅲ绕月球作圆周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在轨道I上的运行速率v0=![]() |
B.飞船在A点处点火时,动能增大 |
C.飞船从A到B运行的过程中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D.飞船在轨道Ⅲ绕月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T=2π![]() |
18.
一辆质量为m的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运行,启动阶段轿车牵引力保持不变,而后以额定功率继续行驶,经过一定时间,其速度由零增大到最大值vm,若所受阻力恒为Ff.则关于轿车的速度v、加速度a、牵引力F、功率P的图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解答题- (共3题)
19.
如图所示,水平实验台A端固定,B端左右可调,将弹簧左端与实验平台固定,右端有一可视为质点,质量为2kg的滑块紧靠弹簧(未与弹簧连接),弹簧压缩量不同时,将滑块弹出去的速度不同.圆弧轨道固定在地面并与一段动摩擦因数为0.4的粗糙水平地面相切D点,AB段最长时,BC两点水平距离xBC=1.6m,实验平台距地面髙度h=0.88m,圆弧半径R=0.4m,θ=370,已知 sin370="0.6," cos370="0.8." .假如在某行星表面上进行此实验,并已知在该行星质量是地球质量的4倍,半径是地球半径的5倍,取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10 m/s2求:

(1)轨道末端AB段不缩短,压缩弹簧后将滑块弹出,求落到C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2)滑块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后能在DE上继续滑行2m,求滑块在圆弧轨道上对D点的压力大小.

(1)轨道末端AB段不缩短,压缩弹簧后将滑块弹出,求落到C点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
(2)滑块沿着圆弧轨道运动后能在DE上继续滑行2m,求滑块在圆弧轨道上对D点的压力大小.
20.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地面成夹角θ=37°,以4m/s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下端轻轻地放一个质量m=1kg的物体,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已知传送带从A到B的长度L=6m,求物体从A到B过程中传送带克服物块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21.
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小球用长为0.5 m的细线悬挂在O点,O点距地面竖直距离为1 m,如果使小球绕OO′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若细线最大承受拉力为12.5 N,(g=10 m/s2)求:

(1)当小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细线将断裂;
(2)线断裂后小球落地点与悬点的水平距离.

(1)当小球的角速度为多大时,细线将断裂;
(2)线断裂后小球落地点与悬点的水平距离.
5.实验题- (共2题)
2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2)如图所示是甲、乙两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形成图线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图线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木块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
B.在调节木板倾斜度平衡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时,将装有砝码的砝码桶通过定滑轮拴在木块上 |
C.实验时,先放开木块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 |
D.通过增减木块上的砝码改变质量时,不需要重新调节木板倾斜度 |

形成图线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成图线乙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