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质量为m的小陶同学助跑跳起后,手指刚好能摸到篮球架的球框。该同学站立举臂时,手指触摸到的最大高度为h1,已知篮球框距地面的高度约为h2,则在助跑,起跳和摸框的整个过程中,该同学重力势能的增加量最接近 ( )
A.mgh1 | B.mgh2 | C.mg(h2-h1) | D.mg(h1+h2) |
3.
如图所示,足球以初速度沿着凹凸不平的草地从a运动到D.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 在a、d两点机械能相等
C. 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 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A. 在b、d两点动能相等
B. 在a、d两点机械能相等
C. 从b到c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D. 从c到d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4.
如图所示,“蹦极”运动中,游戏者身系弹性绳下落。不计空气阻力,游戏者从图中位置下落到最低点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性绳原长位置,弹性绳弹力等于游戏者重力 |
B.游戏者速度最大时,弹性绳的弹性势能为零 |
C.弹性绳的弹性势能最大时,游戏者速度为零 |
D.弹性绳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增大 |
5.
两个等量点电荷P、Q在真空中产生电场的电场线(方向未标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 、Q 是两个等量正电荷 |
B.P 、Q 是两个等量负电荷 |
C.P 、Q 是两个不等量异种电荷 |
D.P 、Q 是两个等量异种电荷 |
6.
在下图所示的电场中,关于M、N两点电场强度的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M点电场强度大于N点电场强度 |
B.M点电场强度小于N点电场强度 |
C.M、N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 |
D.M、N两点电场强度方向相反 |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E=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与检验电荷在该点所受的电场力成正比 |
B.公式E=和E=![]() |
C.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方向即检验电荷在该点的受力方向 |
D.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等于,但与检验电荷的受力大小及带电量无关 |
8.
图中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固定三个点电荷+q、+q、-q,则该三角形中心O点处的场强为 ( ).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1题)
9.
如图所示为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x轴上关于原点O对称的两点固定放置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y轴上有一点P,PN是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N点放一点电荷可能使P点电场强度为零 |
B.在P点放一点电荷可能使N点电场强度为零 |
C.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N点,电势能增大 |
D.若将一试探电荷+q从P点移至N点,电势能减小 |
3.解答题- (共4题)
10.
如图所示,绝缘的光滑水平桌面高为h=1.25m、长为s=2m,桌面上方有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一个质量为m=2×10-3kg、带电量为q=+5.0×10-8C的小物体自桌面的左端A点以初速度vA=6m/s向右滑行,离开桌子边缘B后,落在水平地面上C点。C点与B点的水平距离x=1m,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

(1)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后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匀强电场E多大?
(3)为使小物体离开桌面边缘B后水平距离加倍,即
,某同学认为应使小物体带电量减半,你同意他的想法吗?试通过计算验证你的结论。

(1)小物体离开桌子边缘B后经过多长时间落地?
(2)匀强电场E多大?
(3)为使小物体离开桌面边缘B后水平距离加倍,即

11.
如图所示,质量m=0.2kg的小物体从斜面上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斜面滑下,在B点没有动能损失,水平面BC在C点与光滑半圆轨道CD平滑连接,D是最高点。小物体与AB、BC 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AB的长度L=5m,AB的倾角为37°,BC的长度s=8m,CD为半圆轨道的直径,CD的长度d=3m,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

(1)求小物体从A点滑到BC平面上,重力做的功;
(2)若小物体能够到达D点,则小物体经过C时对圆形轨道的最小压力是多大? (3)若小物体经过D点飞出后落在B点,则小物体在A位置的初动能是多大?

(1)求小物体从A点滑到BC平面上,重力做的功;
(2)若小物体能够到达D点,则小物体经过C时对圆形轨道的最小压力是多大? (3)若小物体经过D点飞出后落在B点,则小物体在A位置的初动能是多大?
12.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当速度为v1时,立即以不变的功率P继续加速行驶。再通过s路程时速度增加至最大速度v2。设汽车行驶中所受阻力不变,求:
(1)求汽车行驶中所受阻力;
(2)汽车速度由v1增至v2所用的时间。
(1)求汽车行驶中所受阻力;
(2)汽车速度由v1增至v2所用的时间。
13.
相距L的点电荷A、B的带电荷量分别为4Q和-Q,要引入第三个点电荷C,使三个点电荷都处于平衡状态,求:

(1)引入的第三个点电荷C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放在A、B的哪一侧?
(2)电荷C的电荷量和放置的与A或B的距离.

(1)引入的第三个点电荷C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放在A、B的哪一侧?
(2)电荷C的电荷量和放置的与A或B的距离.
4.实验题- (共1题)
14.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填“交流220V”、“交流6V以下”或“直流6V以下”),纸带下端所挂重物应选图乙中的 重物比较合适(填所选重物的字母)。
(2)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其中打O点时释放重物,A、B、C是打点计时
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丙
中(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重物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
g取9.80 m/s2。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 .
②现选取重物在OB段的运动进行数据处理,则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m/s,OB段动能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 即使在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

(1)该实验中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它的工作电压是 (填“交流220V”、“交流6V以下”或“直流6V以下”),纸带下端所挂重物应选图乙中的 重物比较合适(填所选重物的字母)。
(2)按照正确的操作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纸带。其中打O点时释放重物,A、B、C是打点计时
器连续打下的三个点,该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并记录在图丙
中(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重物质量为0.5kg,当地重力加速度
g取9.80 m/s2。
①这三个数据中不符合有效数字读数要求的是___ .
②现选取重物在OB段的运动进行数据处理,则打B点时重物的速度为 m/s,OB段动能增加量为 J,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J(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 即使在操作规范,数据测量及数据处理很准确的前提下,该实验测得的△EP也一定略大于△EK,这是实验存在系统误差的必然结果,试分析该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