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23题)
1.
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
B.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
C.物体做匀减速运动时,加速度变小 |
D.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加速度不变 |
2.
一小车在牵引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起,牵引力逐渐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小车仍沿原来运动方向运动,则此过程中,小车的加速度
A.保持不变 | B.逐渐减小,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
C.逐渐增大,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 | D.逐渐增大,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 |
4.
下列描述中的速度,指平均速度的是( )
A.一辆汽车通过某监控器时的速度60km/h |
B.一颗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800m/s |
C.一名短跑运动员跑100米的速度8.3m/s |
D.一架飞机着陆时的速度100m/s |
6.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作用 |
B.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对它的拉力 |
C.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
D.在地面上同一地点,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大 |
7.
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把正方形木块A压在竖直的墙上,木块A跟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A静止时,下面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重力,推力和摩擦力三个力作用: |
B.木块A受到水平推力越大,则受到的摩擦力越大; |
C.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定等于μF。 |
D.木块A受到的摩擦力与A的重力平衡。 |
8.
如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上共受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摩擦力为( )


A.2 N,方向向右 | B.8 N,方向向右 |
C.2 N,方向向左 | D.零 |
1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惯性是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时具有的性质; |
B.惯性是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具有的性质; |
C.惯性是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具有的性质; |
D.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
12.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受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B.书受的重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C.书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
D.书受的支持力和书对桌子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19.
我国发射的“亚洲一号”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质量为1.24 t,在某一确定的轨道上运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定点在北京正上方太空,所以我国可以利用它进行电视转播 |
B.它的轨道平面一定与赤道平面重合 |
C.若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8 t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比“亚洲一号”卫星轨道半径大 |
D.要发射一颗质量为2.48 t的地球同步卫星,则该卫星的轨道半径将比“亚洲一号”卫星轨道半径小 |
20.
某同学用50N的力将足球踢出30m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同学没有对足球做功 |
B.该同学对足球做功80J |
C.该同学对足球做功1500J |
D.该同学对足球做了功,但无法确定其大小 |
23.
如图,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从小球接触到弹簧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下列关于能量叙述正确的是( )


A.小球的动能逐渐减小 |
B.弹簧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
C.小球的机械能不变 |
D.弹簧和小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总和逐渐增大 |
2.填空题- (共5题)
25.
如图所示,质点p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F1=20N,F2=50N,F3=40N, F1与F2在一条直线上且与F3垂直。

(1)F1与F2合力的大小为 N,方向 。
(2)请用作图法求出三个力的合力,其大小为 N。

(1)F1与F2合力的大小为 N,方向 。
(2)请用作图法求出三个力的合力,其大小为 N。
26.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该飞船在加速升空过程中,宇航员杨利伟处于 状态;在太空轨道运行时,他处于 状态;在打开减速伞返回地面的过程中,他处于 状态。(填“超重”或“失重”)
27.
如图所示,一物块放在水平转盘上随转盘一起匀速转动,物块所需向心力由 力提供。若已知物块的质量为1kg,离转轴的距离为10cm,转盘的角速度为5rad/s,则物块所需向心力的大小
为 N。

为 N。

3.解答题- (共3题)
29.
如图所示,光滑1/4圆弧的半径为0.8m,有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B点,然后沿水平面前进4m,到达C点停止。g取10m/s2,求: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率;
(2)在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1)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率;
(2)在物体沿水平面运动的过程中摩擦力做的功;
(3)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0.
如图所示,质量为5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F =20N与水平方向成θ=370的力拉物体,使物体加速运动,求: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sin370=0.6 cos370=0.8 g="10" m/s2)


4.实验题- (共2题)
32.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物理小组的学生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其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他们从所打印的纸带中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0、1、2、3、4为计数点,s1、s2、s3、s4为记数点间的距离。

(1)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未标出,则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_______s。
(2)利用纸带求运动物体加速度时,该小组同学提出两种方法:
方法甲:求出纸带上相邻两点的瞬时速度,利用定义式
求出加速度。
方法乙:利用推导式
求出加速度。
对于方法甲,你认为怎样做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方法乙,式中
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试推证: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计算式
成立__________。

(1)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打印点未标出,则两个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
T=_______s。
(2)利用纸带求运动物体加速度时,该小组同学提出两种方法:
方法甲:求出纸带上相邻两点的瞬时速度,利用定义式

方法乙:利用推导式

对于方法甲,你认为怎样做可以进一步减小误差: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方法乙,式中

(3)试推证:当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计算式

33.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
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要测力计。如果没有测力计,能否测出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某实验小组根据转换测量的方法,测出了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他们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图所示:

①如图a,测出轻弹簧的自然长度l0;
②如图b,将木块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1;
③如图c,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水平匀速运动,测出弹簧长度 l2。
(1)根据测出的物理量,请你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写出推导过程:
(2)在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如果按图d的方法,将弹簧一端连接木块,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拉动长木板水平运动,测出弹簧长度l3,同样可以求得动摩擦因数μ。
比较图c和图d的两种方法,你认为图______方法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
测定木块与水平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通常需要测力计。如果没有测力计,能否测出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呢?某实验小组根据转换测量的方法,测出了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他们测量的步骤和方法如图所示:

①如图a,测出轻弹簧的自然长度l0;
②如图b,将木块悬挂在弹簧的下端,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1;
③如图c,将长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用弹簧拉动木块在长木板上水平匀速运动,测出弹簧长度 l2。
(1)根据测出的物理量,请你写出动摩擦因数的表达式μ_________。写出推导过程:
(2)在实验中同学们发现:如果按图d的方法,将弹簧一端连接木块,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拉动长木板水平运动,测出弹簧长度l3,同样可以求得动摩擦因数μ。
比较图c和图d的两种方法,你认为图______方法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3道)
填空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