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省衡阳县四中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88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6题)

1.
如图所示,蹲在树枝上的一只松鼠看到一个猎人正在用枪水平对准它,就在子弹出枪口时,松鼠开始运动,下述各种运动方式中,松鼠不能逃脱厄运而被击中的是(设树枝足够高):

①自由落下
②竖直上跳
③迎着枪口,沿AB方向水平跳离树枝 
④背着枪口,沿AC方向水平跳离树枝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
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分别做竖直上抛运动,竖直下抛运动,平抛运动,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时间相等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落地时的速度相等D.落地时的动能不相等
3.
以抛出点为起点,初速度方向为水平位移的正方向,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图中,能正确描述做平抛运动物体的水平位移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象是
4.
如图所示,两个小球固定在一根长为r的杆的两端,绕杆上的O点做圆周运动.当小球A的速度为vA时,小球B的速度为2vA,则轴心O到小球A的距离是 ( ).
A.r/2B.r/3C.2r/3D.r/4
5.
关于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人造地球卫星飞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飞行的最小速度
C.第二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的最大速度
D.第三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速度
6.
如图所示,桌面距地面0.8 m,一物体质量为2 kg,放在距桌面0.4 m的支架上。下列关于重力势能的计算,正确的是:(   )
A.重物的重力势能为24J
B.重物的重力势能为8J
C.重物从支架下落到地面重力势能减为零
D.因为没有选取零势面,无法计算重物的重力势能

2.选择题(共2题)

7.

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8.

下列属于个人或家庭防洪准备的是(   )
①训练爬高能力
②预备钢制家具
③听汛期天气预报
④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
⑤学会游泳
⑥学习救生演习的知识

3.多选题(共3题)

9.
航天飞机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机上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是指这个物体()
A.不受地球的吸引力
B.受到地球吸引力和向心力平衡
C.受到地球的引力提供了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D.对支持它的物体的压力为零
10.
(多选)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圆满成功。“神舟八号”飞船在入轨后两天,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进行交会对接。我国成为继美国和俄国后第三个掌握太空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对接前“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A代表“天宫一号”,B代表“神舟八号”,虚线为对接前各自的轨道。由此可以判定对接前()
A.“神舟八号”适当加速才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B.“天宫一号”的周期小于“神舟八号”的周期
C.“天宫一号”的向心加速度小于“神舟八号”的向心加速度
D.“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舟八号”的运行速率
11.
如图所示,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上升和下降过程中的空气阻力的大小恒为f。则从抛出点至回到原出发点的过程中,各力做功的情况正确的是( )
A.重力做的功为
B.空气阻力做的功为
C.合力做的功为
D.物体克服重力做的功为

4.填空题(共3题)

12.
在一次“飞车过黄河”的表演中,汽车在空中飞经最高点后在对岸着地,已知汽车从最高点至着地点经历时间约0.8s,两点间的水平距离约为32m,忽略空气阻力,则最高点与着地点间的高度差约为________m;汽车在最高点时的速度约为_______m/s.(取
13.
写出下列匀速圆周运动的公式,线速度的定义式v= ,角速度的定义式ω=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 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 运动。万有引力公式为F=   ,功的定义式W=   
14.
一跟细绳吊着一个小球自由摆动形成单摆,绳长为l,摆球质量为m,最大摆角为α,重力加速度为g。规定最低点为零势能处,摆动过程中摆球的最大重力势能等于___________,摆球的最大速度等于___________。

5.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一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的半圆形轨道ABC,其半径R=0.5 m,轨道在C处与水平地面相切,在C处放一小物块,给它一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5 m/s,结果它沿CBA运动,通过A点,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的D点,求C、D间的距离x。(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16.
一个物体质量为2kg,让它在空中从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忽略空气阻力。求:
(1)3秒末重力的瞬时功率;
(2)前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3)第3s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3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