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水平传送带上由静止释放,传送带由电动机带动,始终保持以速度v匀速运动,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过一会儿能保持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对于物体从静止释放到相对静止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动机多做的功为![]() |
B.物体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 |
C.传送带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 |
D.电动机增加的功率为μmgv |
2.
如图所示,两个相对的斜面,倾角分别为37°和53°。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抛出,小球都落在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已知:tan37°=3/4,tan530=4/3)

A.1∶1 B.4∶3
C.9∶16 D.16∶9

A.1∶1 B.4∶3
C.9∶16 D.16∶9
4.
天文学家将相距较近、仅在彼此的引力作用下运行的两颗恒星称为双星.双星系统在银河系中很普遍.某双星系统中两颗恒星围绕它们连线上的某一固定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引力常量G、两颗恒星之间的距离为r、周期均为T和其中一颗恒星的质量为m(两颗恒星的质量不同),则以下正确的是
A.可以求出另一个恒星的质量 |
B.每颗恒星的线速度与自身的轨道半径成反比 |
C.每颗恒星的周期与自身的轨道半径成正比 |
D.每颗恒星的质量与自身的轨道半径成正比 |
5.
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剪断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二物块着地,两物块

A.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同
D.着地时,二者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A.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
C.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不同
D.着地时,二者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同
6.
一辆汽车质量为
,最大功率为
,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最大速度为
,运动中汽车所受阻力恒定。发动机的最大牵引力为
,其行驶过程中牵引力F与车速的倒数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汽车先做匀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 |
B.最大速度大小为20m/s |
C.整个过程中最大加速度为2m/s2 |
D.汽车速度为10m/s时发动机的功率为20kW |
7.
某空间区域有竖直方向的电场(图中只画出了一条电场线),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的小球,在电场中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电场线竖直向下运动,不计一切阻力,运动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E与小球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A.小球所处的电场为非匀强电场,且场强不断减小,场强方向向下 |
B.小球一定做变加速运动,且加速度不断增大 |
C.小球所处的电场为匀强电场,场强方向向下 |
D.小球可能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
2.选择题- (共2题)
8.
师生交往的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②进老师的办公室先敲门
③跟老师关系好,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
④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
⑤给老师取绰号
⑥随意进出老师的办公室,翻动老师桌上的东西
⑦向老师请教,主动让座,自己站着听
⑧经常向同学打听老师的隐私
9.
师生交往的礼仪是不可缺少的,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妥的是( )
①见到老师主动问好
②进老师的办公室先敲门
③跟老师关系好,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
④在不同的场合选择不同的交往策略
⑤给老师取绰号
⑥随意进出老师的办公室,翻动老师桌上的东西
⑦向老师请教,主动让座,自己站着听
⑧经常向同学打听老师的隐私
3.多选题- (共5题)
10.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A、B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关于A、B球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A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B.摆球A受重力和拉力的作用 |
C.摆球A的向心力是重力和拉力的合力 |
D.摆球A、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
11.
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和C点,绳长分别为la、lb,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轻杆停止转动,则


A.由于惯性,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 |
B.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大于mg |
C.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
D.绳b被烧断前,绳a的拉力等于mg,绳b的拉力为![]() |
12.
两电荷量分别为q1和q2的点电荷放在x轴上的O、M两点,两电荷连线上各点电势随x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N两点的电势均为零,ND段中的C点电势最高,不计重力,则( )


A.A、N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零 |
B.NC间场强方向向x轴正方向 |
C.将一正点电荷静止放在x轴负半轴,它将一直做加速运动 |
D.将一负点电荷从N点移动到D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 |
13.
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 |
B.四点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 |
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 |
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 |
14.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


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
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
C.船的加速度为![]() |
D.船的加速度为![]() |
4.解答题- (共3题)
15.
如下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长为L=8 cm,两板间距离d=8cm,A板比B板电势高300 V,一带正电的粒子电荷量为q=1.0×10-10C,质量为m=1.0×10-20 kg,沿电场中心线RO垂直电场线飞入电场,初速度v0=2.0×106 m/s,粒子飞出电场后经过界面MN、PS间的无电场区域,然后进入固定在O点的点电荷Q形成的电场区域(设界面PS右侧点电荷的电场分布不受界面的影响).已知两界面MN、PS相距为12cm,D是中心线RO与界面PS的交点,O点在中心线上,距离界面PS为9 cm,粒子穿过界面PS做匀速圆周运动,最后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bc上.(静电力常量k=9.0×109 N·m2/C2,粒子的重力不计)求:

(1)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到达PS界面时离D点多远?
(2)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的位置离D点多远?
(3)确定点电荷Q的电性并求其电荷量的大小.

(1)粒子穿过界面MN时偏离中心线RO的距离多远?到达PS界面时离D点多远?
(2)垂直打在放置于中心线上的荧光屏的位置离D点多远?
(3)确定点电荷Q的电性并求其电荷量的大小.
16.
如图所示,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落地,落地时速度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α,已知该星球半径为R,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v;
17.
如图所示,在某竖直平面内,光滑曲面AB与水平面BC平滑连接于B点,BC右端连接内壁光滑、半径r=0.2m的四分之一细圆管CD,管口D端正下方直立一根劲度系数为k=100N/m的轻弹簧,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恰好与管口D端平齐,一个质量为1kg的小球放在曲面AB上,现从距BC的高度为h=0.6m处静止释放小球,它与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小球进入管口C端时,它对上管壁有FN=2.5mg的相互作用力,通过CD后,在压缩弹簧过程中滑块速度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Ep=0.5J。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km;
(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

(1)小球在C处受到的向心力大小;
(2)在压缩弹簧过程中小球的最大动能Ekm;
(3)小球最终停止的位置。
5.实验题- (共2题)
18.
理论分析可得出弹簧的弹性势能公式Ep=
kx2 (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x为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为验证这一结论,A、B两位同学设计了以下的实验:

①两位同学首先都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挂起,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小铁球,稳定后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d.
②A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把小铁球放在弹簧上,然后再竖直套上一根带有插销孔的长透明塑料管,利用插销压缩弹簧.拔掉插销时,弹簧对小球做功,使小球弹起,测得弹簧的压缩量x和小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③B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另一端被小铁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铁球从高为h的桌面上水平抛出,抛出的水平距离为L.
(1)A、B两位同学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确定什么物理量,这个物理量是______ ;请用m、d、g表示所示的物理量______ .
(2)如果Ep=
kx2 成立,那么:A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的关系式是x= ______ ;B同学测出的物理量x与d、h、L的关系式是x= ______ .


①两位同学首先都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将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挂起,在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小铁球,稳定后测得弹簧的伸长量为d.
②A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将这根弹簧竖直地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并把小铁球放在弹簧上,然后再竖直套上一根带有插销孔的长透明塑料管,利用插销压缩弹簧.拔掉插销时,弹簧对小球做功,使小球弹起,测得弹簧的压缩量x和小铁球上升的最大高度H.
③B同学完成步骤①后,接着进行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放在水平桌面上,一端固定在竖直的墙上,另一端被小铁球压缩,测得压缩量为x,释放弹簧后,小铁球从高为h的桌面上水平抛出,抛出的水平距离为L.
(1)A、B两位同学进行图甲所示的实验目的是为了确定什么物理量,这个物理量是______ ;请用m、d、g表示所示的物理量______ .
(2)如果Ep=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