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关于平抛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且在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 |
B.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只与水平速度有关 |
C.平抛运动的飞行时间取决于初始位置的高度和水平速度 |
D.平抛运动的速度和加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
2.
如图,乘坐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时,质量为m的人随车在竖直平面内旋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在最高点时对座位仍可能产生压力 |
B.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等于mg |
C.人在最低点时对座位的压力一定等于6mg |
D.车在最高点时人处于倒坐状态,全靠保险带拉住,没有保险带,人就会掉下来 |
3.
2015年7月25日,我国发射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全部使用国产微处理器芯片(CPU),圆了航天人的“中国芯”之梦,该卫星在圆形轨道运行速度v满足( )
A.v<7.9 km/s |
B.7.9 km/s<v<11.2 km/s |
C.11.2 km/s<v<16.7 km/s |
D.v>16.7 km/s |
5.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是继美国GPS系统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系统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其中空间端包括5颗地球同步卫星和30颗非地球同步卫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5颗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B.这5颗地球同步卫星的运行周期都与地球自转周期相等 |
C.这5颗地球同步卫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一定相同 |
D.为避免相撞,不同国家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必须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
7.
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37°、大小为10 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x="1" m。已知sin37°=0.6,cos37°=0.8,在此过程中,拉力对物块做的功为


A.16 J | B.10 J | C.8 J | D.6 J |
8.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铁球A和B,分别从高度相同的斜面和圆弧斜面的顶点滑向底部,如图所示,如果它们的初速度都为零,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滑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相等 |
B.它们到达底部时动能相等 |
C.它们到达底部时重力的功率相等 |
D.若把第一个图中装置移到高山上让A从顶端静止释放,则能更快滑到底部 |
2.多选题- (共1题)
9.
关于动能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
B.重力势能可以为负值,动能也可以为负值 |
C.一定质量的物体,动能变化时,速度一定变化,但速度变化时,动能不一定变化 |
D.动能不变的物体,一定处于平衡状态 |
3.解答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光滑的倾斜轨道与半径为R的圆形轨道相连接,质量为m的小球在倾斜轨道上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求:

(1)通过轨道点最低点时球对轨道压力多大?
(2)小球释放点离圆形轨道最低点多高?

(1)通过轨道点最低点时球对轨道压力多大?
(2)小球释放点离圆形轨道最低点多高?
11.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质量5000kg,当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遇到的阻力是车重的0.1倍,
(1)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1)汽车能够达到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2)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4.实验题- (共2题)
13.
某中学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
(2)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第2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而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4次实验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1)实验中木板略微倾斜,这样做________.
A.是为了使释放小车后,小车能匀加速下滑 |
B.是为了增大小车下滑的加速度 |
C.可使得橡皮筋做的功等于合外力对 小车做的功 |
D.可使得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对W与v的关系作出猜想肯定不正确的是________.

A.

B.

C.

D.

14.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验证动能定理.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一端带有定滑轮的足够长的木板水平放置,C为弹簧测力计,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静止释放小车后在打出的纸带上取计数点,已知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s,并测量出两段长度如图2,若测出小车质量为0.2kg,选择打2、4两点时小车的运动过程来研究,可得打2点时小车的动能为 ______ J;打4点时,小车的动能为 ______ J;该同学读出弹簧秤的读数为0.25N,由WF=F•x24算出拉力对小车做功为 ______ J;计算结果明显不等于该过程小车动能增加量,超出实验误差的正常范围.你认为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