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邗江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873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6/30

1.单选题(共8题)

1.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圆周运动是匀变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不变D.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不变
2.
洗衣机的脱水桶如图所示,在甩干衣服时,脱水桶绕竖直轴高速转动,衣服紧贴脱水桶侧壁随之转动,则衣服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
A.衣服所受的静摩擦力提供
B.桶壁对衣服的弹力提供
C.衣服对桶壁的弹力提供
D.衣服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
3.
中国探测器有望达火星:中国或将于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并有望一次性完成进入及登陆火星的任务.地球到月球约40万公里,到火星最远约4亿公里.我国已经突破了4亿公里距离的通信问题.目前,最大的难点是着陆火星.火星上有沙尘暴等不利条件,降落火星比降落月球难度大得多.届时,“超级”降落伞、反推力发动机等一系列降落技术可能都会用上.尽管难点多,但进行火星探测会把中国的航天技术、进入技术、走向深空技术大大提高,对探索宇宙奥秘,认识宇宙大爆炸,寻找地外人类宜居环境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当火星探测器离开地球飞向火星的过程中,地球和火星对它的万有引力F1F2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F1F2均减小B.F1减小、F2增大
C.F1F2均增大D.F1增大、F2减小
4.
中国探测器有望达火星:中国或将于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并有望一次性完成进入及登陆火星的任务.地球到月球约40万公里,到火星最远约4亿公里.我国已经突破了4亿公里距离的通信问题.目前,最大的难点是着陆火星.火星上有沙尘暴等不利条件,降落火星比降落月球难度大得多.届时,“超级”降落伞、反推力发动机等一系列降落技术可能都会用上.尽管难点多,但进行火星探测会把中国的航天技术、进入技术、走向深空技术大大提高,对探索宇宙奥秘,认识宇宙大爆炸,寻找地外人类宜居环境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后首先绕太阳转动一段时间再调整轨道飞向火星.在地球上火星探测器的发射速度
A.等于7.9 km/sB.大于7.9 km/s且小于11.2 km/s
C.大于16.7 km/sD.大于11.2 km/s且小于16.7 km/s
5.
中国探测器有望达火星:中国或将于2020年发射首个火星探测器,并有望一次性完成进入及登陆火星的任务.地球到月球约40万公里,到火星最远约4亿公里.我国已经突破了4亿公里距离的通信问题.目前,最大的难点是着陆火星.火星上有沙尘暴等不利条件,降落火星比降落月球难度大得多.届时,“超级”降落伞、反推力发动机等一系列降落技术可能都会用上.尽管难点多,但进行火星探测会把中国的航天技术、进入技术、走向深空技术大大提高,对探索宇宙奥秘,认识宇宙大爆炸,寻找地外人类宜居环境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若火星探测器先后在图示ab轨道上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用RTaEK分别表示火星探测器的轨道半径、周期、加速度和动能.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abaaB.TbTa
C.EKbEKaD.
6.
一人用力踢质量为1 kg的静止足球,使球以10 m/s的水平速度飞出,设人踢球的平均作用力为200 N,球在水平方向滚动的距离为20 m,则人对球做功为(g取10 m/s2)(  )
A.50 J
B.200 J
C.4 000 J
D.6 000 J
7.
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落下,桌面离地面高度为h,如图所示.若以地面为零势能面,那么,当小球经过与桌面等高处时的机械能为
A.mghB.mgHC.mg(H+h)D.mg(H-h)
8.
如图所示,一根橡皮筋两端固定在A、B两点,橡皮筋处于ACB时恰好为原长状态,将弹丸放在橡皮筋内C处并由C处竖直向下拉至D点释放,C、D两点均在AB连线的中垂线上.橡皮筋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计空气阻力,弹丸由D运动到C的过程中

A. 橡皮筋对弹丸的弹力一直在增大
B. 橡皮筋对弹丸的弹力始终做正功
C. 弹丸的机械能守恒
D. 弹丸的动能一直在增大

2.多选题(共4题)

9.
如图所示,M是水平放置的半径足够大的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轴OO′匀速转动,规定经过O点且水平向右为x轴的正方向.在O点正上方距盘面高为h处有一个可间断滴水的容器,从t=0时刻开始随传送带沿与x轴平行的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t=0时刻滴下第一滴水,以后每当前一滴水刚好落到盘面上时,后一滴水恰好开始下落.要使每一滴水在盘面上的落点都位于同一直线上,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可能为(  )
A.
B.
C.
D.
10.
如图所示,汽车雨刮器在转动时,杆上AB两点绕O点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线速度大小为vAvB,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AaB,则
A.vA=vBaA>aB
B.>aA=aB
C.=vA>vB
D.=aA>aB
11.
图中的甲是地球赤道上的一个物体,乙是“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周期约90 min),丙是地球的同步卫星,它们运行的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它们都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a>a
B.它们运行的线速度大小关系是v<v<v
C.已知甲运行的周期T=24 h,可计算出地球的密度
D.已知乙运行的周期T及轨道半径r,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
12.
关于功率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是矢量,其方向与力的方向一致
B.发动机铭牌上所标注的功率为它的额定功率
C.汽车上坡时换成低挡位,其目的是减小速度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D.汽车以恒定功率P运动,合外力对汽车所做功可表示为W=Pt

3.解答题(共4题)

13.
质量m=1kg的小物块以初速度v0=4m/s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光滑竖直的圆弧轨道BC.O点为圆弧的圆心,θ=60°,轨道半径R=0.8m,圆弧轨道与水平地面上长为L=2.4m的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沿轨道BCD运动并与右侧的竖直墙壁发生碰撞.重力加速度取g=10m/s2,空气阻力不计.求:
 
(1)小物块从B点运动到最低点C的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G
(2)小物块第一次经过最低点C时,圆弧轨道对物块的支持力FN
(3)若小物块与墙壁碰撞后速度反向、大小变为碰前的一半,且只发生一次碰撞,那么小物块与轨道CD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
14.
如图所示,有一可绕竖直中心轴转动的水平圆盘,上面放置劲度系数为k=46 N/m的弹簧,弹簧的一端固定于轴O上,另一端连接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A,物块与盘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开始时弹簧未发生形变,长度为l0=0.5 m,若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g=10 m/s2,物块A始终与圆盘一起转动。则:
(1)圆盘的角速度为多大时,物块A开始滑动?
(2)当角速度缓慢地增加到4 rad/s时,弹簧的伸长量是多少?(弹簧伸长在弹性限度内且物块未脱离圆盘)。
(3)在角速度从零缓慢地增加到4rad/s过程中,物块与盘间摩擦力大小为f,试通过计算在坐标系中作出f-ω2图象。
15.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由长征二号FT2火箭发射升空. 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近似把对接后一起运行看做以速度v绕地球的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的半径为R.求:
(1)“天宫二号”绕地球运转的角速度;
(2)“天宫二号”在轨道上运行的周期;
(3)地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的计算表达式.
16.
如图所示,倾角为37 °、长度为12m 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1 kg的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取g="10" 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势能的变化了多少?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多少?
(3)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4.实验题(共2题)

17.
在追寻科学家研究足迹的过程中,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实验时,该同学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力,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保证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B.选取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第1点与第2点间的距离约为2 mm的纸带来处理数据
C.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以平衡摩擦力
D.接通电源,打点稳定后释放小车
(2)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连续的六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已在图中标出,测出小车的质量为M,钩码的总质量为m.从打B点到打E点的过程中,合力对小车做的功是__________,小车动能的增量是______________.(用题中和图中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在不同次实验中测得多组外力做功Wi和动能变化ΔEki的数据,作出W-ΔEk图象如图3所示,图线斜率约等于1,由此得到结论是________.

(4)每次实验结果显示,拉力做的功W总略小于小车动能的变化ΔEk,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______.(写出1条)
18.
如图甲所示为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

(1)关于这一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
A.打点计时器应接直流电源
B.应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打点
C.需使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D.测出纸带上两点迹间的距离,可知重物相应的下落高度
(2)除了图甲中所注明的器材外,实验中还需要学生电源、导线、________.
(3)若已知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取g=9.80 m/s2,重物质量为0.1 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打P点时,重物的速度为零,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根据图中的数据,可知重物由P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ΔEp=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ΔEpEk,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8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