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控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8713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8

1.单选题(共16题)

1.
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力B.路程
C.功D.功率
2.
有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其 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 1s内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不变
B.0~1s内的加速度小于3~5s内的加速度
C.从第3s末到第5s末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
D.从第5s末到第7s末物体的速度逐渐减小
3.
“娱乐风洞”是一项将科技与惊险相结合的娱乐项目,它能在一个特定的空间内把表演者“吹”起来.假设风洞内向上的风量和风速保持不变,表演者调整身体的姿态,通过改变受风面积(表演者在垂直风力方向的投影面积),来改变所受向上风力的大小.已知人体所受风力大小与受风面积成正比.人水平横躺时受风面积最大,此时人所受风力大于重力;站立时受风面积最小,此时人所受风力小于重力;如图所示,某次表演中,人体可上下移动的空间总高度为H,表演者由静止以站立身姿从A位置下落,经过B位置时调整为水平横躺身姿(不计调整过程的时间和速度变化),运动到C位置速度恰好减为零。已知AB段距离大于BC段距离,关于表演者下落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AB过程表演者的平均速度大于从BC过程表演者的平均速度
B.从AB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等于从BC过程表演者的运动时间
C.从AB过程表演者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从BC过程表演者加速度的绝对值
D.从AC的过程中,重力对表演者做的功等于表演者克服风力做的功
4.
一个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下列哪个物理量保持恒定不变(   )
A.速度B.加速度
C.动能D.重力势能
5.
在一节物理课上,老师让两位同学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甲同学用手握住一直尺的上端,直尺竖直,甲同学随时准备由静止释放直尺.乙同学将手放在直尺下端刻度为10cm的地方,做捏住直尺的准备,当他看到甲同学释放直尺后,就迅速地捏住直尺.结果乙同学握住了直尺刻度为30 cm的地方.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由以上信息可以估算出(   )
A.甲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1秒
B.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0.2秒
C.乙同学对直尺作用力的大小
D.直尺下落的加速度
6.
如图所示,水平力F作用于A物体,AB两物体都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A所受支持力大于A的重力
B.物体A所受合力为零
C.物体A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左
D.物体B所受合力为F
7.
如图所示,重物的质量为m,轻细绳AOA端和BOB端固定,平衡时BO水平,A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AO的拉力F1BO的拉力F2和物体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1mgB.F1=mgC.F2mgD.F2=mg
8.
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蹦床比赛,取得骄人的成绩.运动员从接触蹦床至运动到最低点的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B.运动员的动量先减小后增大
C.运动员所受重力的冲量小于运动员所受弹力的冲量
D.只有重力和蹦床弹力对运动员做功,运动员的机械能守恒
9.
如图所示,一个小球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小球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所受的重力就是球对绳的拉力
B.绳对小球的拉力大于小球的重力
C.绳对小球的拉力的反作用力是小球对绳的拉力
D.小球所受的重力和绳对天花板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10.
下列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
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可能做曲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加速度不可能是恒定的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可能为零
11.
一辆小汽车,分别以相同的速率经过半径相同的拱形路面的最高点和凹形路面的最低点.车对拱形路面顶部的压力大小为N1,车对凹形路面底部的压力大小为N2,则N1N2的大小关系是(   )
    
A.N1> N2B.N1= N2C.N1< N2D.无法判断
12.
如图所示,有MN两颗质量相等的人造地球卫星,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两颗卫星相比较(   )
A.M受到的万有引力较大
B.M的周期较小
C.N的线速度较大
D.N的角速度较小
13.
一质量不变的运动物体,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其动能变为原来的(   )
A.B.
C.2倍D.4倍
14.
关于机械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大的物体,重力势能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体,动能一定大
C.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机械能时刻在变化
D.质量和速率都相同的物体,动能一定相同
15.
下列所述的情景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和谐号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加速行驶
B.小球在空中做自由落体运动
C.遥控无人机在空中匀速上升
D.小朋友沿滑梯匀速下滑
16.
相同的鸡蛋从同样的高度自由下落,落在水泥地面上鸡蛋易碎,落在海绵垫子上鸡蛋不易碎.两种情况相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鸡蛋与水泥地面接触的过程中动量变化较大
B.两次接触的过程中鸡蛋的动量变化相同
C.鸡蛋和海绵垫子接触的过程中动量变化较大
D.落在海绵垫子上鸡蛋所受合外力的冲量较大

2.解答题(共5题)

17.
如图所示,质量m ="2.0" kg的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用F = 8.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求:

(1)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
(2)物在3s末的速度大小v
18.
节水喷灌系统主要应用在农场、体育场、大型公园等需要大范围喷洒的场所.节水喷灌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了节水的效果.如图所示为某农庄灌溉工程的示意图,地面与水面的距离为H=17.2m.用水泵从水池抽水(抽水过程中H保持不变),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沿水平方向喷出,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为x=4.8m.设管口横截面上各处水的速度都相同.龙头离地面高h="1.8" m,水管横截面积为S=4cm2,水的密度为ρ=1.0×103 kg/m3,重力加速度为g =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水从管口射出时的速度大小
(2)水落地时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3)不计额外功的损失,水泵输出的功率P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半径为R1光滑圆弧轨道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最低点B后沿水平地面BC运动,然后进入另一个半径为R2的光滑圆形轨道,并且小物块恰好能经过轨道最高点D .已知m=0.2kg,R1=0.8m,R2=0.2m,BC段长为LBC=2.5m,g取10m/s2 . 求:

(1)运动到B处时小物块对轨道的压力
(2)小物块在C点时的速度大小
(3)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20.
2017年4月22日我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顺利完成自动交互对接,形成组合体继续绕地球运行并完成科学试验.假设组合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组合体到地心的距离为r.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 求:

(1)组合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
(2)组合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3)如图,在地球上将饮料瓶的下方戳一个小孔,瓶中灌水,一人手持饮料瓶站立不动,小孔中有水喷出;若在运行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用相同的方法做实验,饮料瓶小孔中是否有水喷出?请说明理由.
21.
质量为1kg的物体从距地面1.8米高处落下,如果把整个过程看作是自由落体运动(g=10m/s2).求:
(1)整个下落过程中所用的时间t
(2)整个下落过程中重力冲量I的大小
(3)物体落地前瞬间的动量P的大小

3.实验题(共2题)

2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弹簧的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弹簧自身质量可忽略不计.根据实验数据,他做出了F-x图象,如图所示,据此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成_______(选填“正比”或“反比”);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N/m.
23.
某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实验中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物理量中,不利用公式计算就能直接得到的是________
A.时间间隔 B.速度 C.加速度
(2)他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材
B.将打点计时器连接到交流电源上
C.用天平测出重物的质量
D.将连有重物的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E.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3)该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实验时让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上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的点.已知纸带上相邻两个点的时间间隔为T,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测出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2所示,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选连续的3个点ABC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OA=h1OB=h2OC=h3.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算出由O点至B点的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____,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4)在用图1所示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时,发现重物减少的重力势能总是大于重物增加的动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
A.选用的重物质量太大
B.重物的质量测量不准确
C.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的影响
D.处理纸带时实验数据测量不准确
(5)实验中该同学进行拓展研究,若不计阻力,让重物从离地面高为h0处自由下落,该同学尝试画出了重物距离地面的高度h与速度v的关系图像。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表示重物距离地面的高度h与速度v的关系的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6道)

    解答题:(5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1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