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1.
如图甲所示,滑雪运动员沿斜坡高速向下滑行,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图象中AB段曲线可知,运动员在此过程中 ( )


A.做曲线运动 |
B.机械能守恒 |
C.所受力的合力不断增大 |
D.平均速度![]() |
2.
如图所示,当小车A以恒定的速度v向左运动时,则对于B物体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匀加速上升 |
B.匀速上升 |
C.B物体受到的拉力大于B物体受到的重力 |
D.B物体受到的拉力等于B物体受到的重力 |
4.
如图所示,一只老鹰在水平面内盘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关于老鹰受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老鹰受重力、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B.老鹰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 |
C.老鹰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D.老鹰受空气对它的作用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
5.
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列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设提速前最大速度为
,提速后最大速度为
,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A.![]() | B.![]() | C.![]() | D.![]() |
7.
有报道说:我国一家厂商制作了一种特殊的手机,在电池电能耗尽时,摇晃手机,即可产生电能维持通话,摇晃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如果将该手机摇晃一次,相当于将100g的重物缓慢举高20cm所需的能量,若每秒摇两次,则摇晃手机的平均功率为(g取10m/s2):
A.0.04w | B.0.4w | C.4w | D.40w |
8.
如图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 ( )

A. 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 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A. 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
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
C. 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D. 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9.
市面上出售一种装有太阳能电扇的帽子(如图所示)。在阳光的照射下,小电扇快速转动,能给炎热的夏季带来一丝凉爽。该装置的能量转化情况是( )


A.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
B.太阳能→机械能→电能 |
C.电能→太阳能→机械能 |
D.机械能→太阳能→电能 |
2.多选题- (共7题)
10.
如图,倾角为30°的自动扶梯在电压为380V的电动机带动下以0.4m/s的恒定速率向斜上方运动,电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为4.9kW,空载时电动机中的电流为5A,若载人时扶梯的运动速率和空载时相同。设所载人的平均质量为60kg,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一切损耗,则扶梯匀速运动过程中


A.站在扶梯上的人不受摩擦力作用 |
B.扶梯可同时乘载的最多人数为25人 |
C.扶梯可同时乘载的最多人数为40人 |
D.无论空载、承载或满载,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均为4.9kW |
11.
转笔是一项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以手指来转动笔的休闲活动,如图所示。转笔深受广大中学生的喜爱,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物理知识,假设某转笔高手能让笔绕其上的某一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该同学转笔中涉及到的物理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
B.笔杆上的各点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由万有引力提供的 |
C.若该同学使用中性笔,笔尖上的小钢珠有可能因快速的转动做离心运动被甩走 |
D.笔杆上的点离O点越远的,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加速度越大 |
12.
在云南省某些地方到现在还要依靠滑铁索过江,若把这滑铁索过江简化成图的模型,铁索的两个固定点A、B在同一水平面内,AB间的距离为L=80m,绳索的最低点离AB间的垂直距离为h=8m,若把绳索看做是圆弧,已知一质量m=52kg的人借助滑轮(滑轮质量不计)滑到最低点的速度为10m/s,(取g=10m/s2)那么( )


A. 人在整个绳索上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 可求得绳索的圆弧半径为104m
C. 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索的压力为570N
D. 在滑到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A. 人在整个绳索上运动可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
B. 可求得绳索的圆弧半径为104m
C. 人在滑到最低点时对绳索的压力为570N
D. 在滑到到最低点时人处于失重状态
13.
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以表彰他们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卓越研究.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强度最高的材料,它的发现使“太空电梯”缆线的制造成为可能,人类将有望通过“太空电梯”进入太空.现假设有一“太空电梯”悬在赤道上空某处,相对地球静止,如图所示,那么关于“太空电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太空电梯”各点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B.“太空电梯”各点运行周期随高度增大而增大 |
C.“太空电梯”上各点线速度与该点离地球球心距离的开方成反比 |
D.“太空电梯”上各点线速度与该点离地球球心距离成正比 |
14.
如图所示为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运动员质量为m1,绳拴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质量及摩擦),下悬一质量为m2的重物,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v匀速向右运动.下面是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四中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人对传送带做功 |
B.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
C.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2gv |
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1+m2)gv |
15.
物体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沿粗糙水平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在
时刻撤去恒力
物体运动的
图象如图
重力加速度
,则










A.物体在3s内的位移![]() |
B.恒力F与摩擦力f大小之比F:![]() |
C.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
D.3s内恒力做功![]() ![]() ![]() ![]() |
16.
质量为m的物体在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0.9g,在物体下落h高度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力势能减小了mgh | B.动能增大了0.9mgh |
C.动能增大了0.1mgh | D.机械能损失了0.1mgh |
3.解答题- (共6题)
17.
在某中学举办的奥林匹克竞赛中,有一个叫做 “保护鸡蛋”的竞赛项目,要求制作一个装置,让鸡蛋从两层楼的高度落到地面且不被摔坏.如果没有保护,鸡蛋最多只能从0.1m的高度落到地面而不被摔坏;有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个装置来保护鸡蛋,用A、B两块较粗糙的夹板夹住鸡蛋,A夹板和B夹板与鸡蛋之间的摩擦力都为鸡蛋重力的5倍,现将该装置从距地面4m的高处落下,装置着地时间短且保持竖直并不被弹起.求:
(1)如果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
至少为多少?(小数点后面保留两位数字)
(1)如果鸡蛋不被摔坏,直接撞击地面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2)如果使用该装置,鸡蛋夹放的位置离装置下端的距离


18.
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1kg的物块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的A点,从t=0时刻开始,物块在如按如图乙所示规律变化的水平力F的作用下向右运动,第3s末物块运动到B点且速度刚好为零,第5s末物块刚好回到A点,已知物块与粗糙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取
,求:

(1)A、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1)A、B间的距离
(2)水平力F在5s时间内对物块所做的功
19.
如图所示,半径R=0.9 m的光滑
圆弧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为该圆弧的圆心,轨道上方的A处有一个可视为质点的质量m=1 kg的小物块,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下落后恰好沿切线进入
圆弧轨道.此后小物块将沿圆弧轨道下滑,已知AO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θ=45°,在轨道末端C点紧靠一质量M=3 kg的长木板,木板上表面与圆弧轨道末端的切线相平,木板下表面与水平地面之间光滑,小物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g取10 m/s2,求:
(1)小物块刚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长度L至少为多少?


(1)小物块刚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2)要使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木板长度L至少为多少?

20.
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A点,水平桌面右侧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轨道MNP,其形状为半径R=0.8m的圆环剪去了左上角135°的圆弧,MN为其竖直直径,P点到桌面的竖直距离也是R。用质量m=0.2kg的物块将弹簧缓慢压缩到C点,弹簧和物块具有的弹性势能为Ep,释放后物块从桌面右边缘D点飞离桌面后,由P点沿圆轨道切线落入圆轨道。g=10m/s2,求:
(1)Ep的大小;
(2)判断m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

(1)Ep的大小;
(2)判断m能否沿圆轨道到达M点。
21.
如图所示,粗糙弧形轨道和两个光滑半圆轨道组成翘尾巴的S形轨道.光滑半圆轨道半径为R,两个光滑半圆轨道连接处CD之间留有很小空隙,刚好能够使小球通过,CD之间距离可忽略.粗糙弧形轨道最高点A与水平面上B点之间的高度为h.从A点静止释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沿翘尾巴的S形轨道运动后从E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落点到与E点在同一竖直线上B点的距离为s.已知小球质量m,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从E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沿翘尾巴S形轨道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1)小球从E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3)小球沿翘尾巴S形轨道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2.
一质量为8.00×104 kg的太空飞船从其飞行轨道返回地面.飞船在离地面高度1.60×105 m 处以7.5×103 m/s的速度进入大气层,逐渐减慢至速度为100 m/s时下落到地面.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在飞船下落过程中,重力加速度可视为常量,大小取为9.8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1)分别求出该飞船着地前瞬间的机械能和它进入大气层时的机械能;
(2)求飞船从离地面高度600 m处至着地前瞬间的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已知飞船在该处的速度大小是其进入大气层时速度大小的2.0%.
4.实验题- (共4题)
23.
某探究小组为了研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每30 s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_(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2)该小组同学根据图(b)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匀变速运动.小车运动到图(b)中A点位置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4.
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交流电源上时,每隔_______s打一个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小车拖动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纸带上记录的点如图,A、B、C、D、E为5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间有4个点没标出。已知纸带与A点相近的一端跟小车相连,由此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___________(填“相同”或“相反”);打C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________m/s。(计算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5.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把第一个点记做O,另选连续的四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四个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56.22cm、62.99cm、70.14cm、77.67cm。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计算出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
________m/s(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Ek(填“<”、“ >”或 “="”)," 这是实验存在误差的必然结果,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C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C时,物体的速度

(2)重物由O点运动到C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 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动能的增加量△Ek= 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通过计算,数值上△EP_____△Ek(填“<”、“ >”或 “="”)," 这是实验存在误差的必然结果,该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纸带提供的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从静止开始到打出C点的过程中,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____)
A.质量为10 g的砝码
B.质量为200 g的木球
C.质量为50 g的塑料球
D.质量为200 g的铁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实验中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B.可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重物的瞬时速度
C.因为是通过比较
和mgh是否相等来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故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
D.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
(3)质量m=1 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 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g取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供实验选择的重物有以下四个,应选择:(____)
A.质量为10 g的砝码
B.质量为200 g的木球
C.质量为50 g的塑料球
D.质量为200 g的铁球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
A.实验中应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
B.可用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计算重物的瞬时速度
C.因为是通过比较

D.释放重物前应手提纸带的上端,使纸带竖直通过限位孔
(3)质量m=1 kg的物体自由下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4 s,那么从打点计时器打下起点O到打下B点的过程中,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 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J.(g取9.8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多选题:(7道)
解答题:(6道)
实验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