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2题)
2.
对下列句子中“谢”字的解释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②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③阿母谢媒人 ④谢家来贵门
⑤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⑥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2.单选题- (共4题)
3.
如图所示,a、b、c是环绕地球圆形轨道上运行的3颗人造卫星,它们的质量关系是ma=mb<mc,则( )


A.b、c的线速度大小相等,且大于a的线速度 |
B.b、c的周期相等,且小于a的周期 |
C.b、c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且小于a的向心加速度 |
D.a所需向心力最小 |
4.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皮带与轮之间不打滑,两轮半径分别为R和r,且R=3r,A、B分别为两轮边缘上的点,则皮带轮运动过程中,关于A、B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之比ωA:ωB=3:1
B.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1:3
C. 速率之比υA:υB=1:3
D.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sA:sB=3:1

A. 角速度之比ωA:ωB=3:1
B. 向心加速度之比aA:aB=1:3
C. 速率之比υA:υB=1:3
D. 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sA:sB=3:1
6.
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F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若将力F撤去,小球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为止,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在上升过程中


A.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弹簧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动能 |
B.小球在离开弹簧时动能达到最大值 |
C.小球动能最大时弹簧弹性势能为零 |
D.小球、弹簧与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3.多选题- (共3题)
7.
如图所示,竖直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红蜡块能在水中匀速上浮.在红蜡块从玻璃管的下端匀速上浮的同时,使玻璃管以速度v水平向右匀速运动.红蜡块由管口上升到顶端,所需时间为t,相对地面通过的路程为L,则( )


A.v增大时,t增大 | B.v增大时,t减小 |
C.v增大时,L增大 | D.v增大时,L减小 |
8.
如图甲所示,一轻质弹簧的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叠放两个质量均为 M 的物体 A、B(B 物体与弹簧连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k,初始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 F 作用在物体 A 上,使物体 A 开始向上做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运动,测得两个物体的 v t 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为 g),则( )


A.施加外力前,弹簧的形变量为![]() |
B.外力施加的瞬间A、B 间的弹力大小为 M(g-a) |
C.A、B 在 t1时刻分离,此时弹簧弹力恰好为零 |
D.弹簧恢复到原长时,物体 B 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
9.
蹦床运动要求运动员在一张绷紧的弹性网上蹦起、腾空并做空中动作.为了测量运动员跃起的高度,训练时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弹性网的压力,并在计算机上作出压力一时间图象,假设作出的图象如图所示.设运动员在空中
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 )



A.在1.1 s-2.3s时系统的弹性势能保持不变 |
B.运动员在5.5s时刻运动方向向上 |
C.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5.0 m |
D.运动员在空中的机械能在增大 |
4.解答题- (共3题)
10.
宇航员站在某质量分布均匀的星球表面一斜坡上P点,沿水平方向以初速度v0抛出一个小球,测得小球经时间t垂直落到斜坡另一点Q上,斜坡的倾角α,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已知球的体积公式是V=
πR3。求: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密度;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2)该星球的密度;
(3)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1.
滑板运动是一种陆地上的“冲浪运动”,滑板运动员可在不同的滑坡上滑行,做出各种动作,给人以美的享受.如图是模拟的滑板组合滑行轨道,该轨道由足够长的斜直轨道、凹形圆弧轨道和半径R=1.6m的凸形圆弧轨道组成,这三部分轨道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依次平滑连接,其中M点为凹形圆弧轨道的最低点,N点为凸形圆弧轨道的最高点,凸形圆弧轨道的圆心O点与M点处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1kg可看作质点的滑板,从斜直轨道上的P点无初速滑下,经过M点滑向N点,P点距M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h=1.8m,不计一切阻力,g取10m/s2.

(1)滑板滑到M点时的速度多大?
(2)滑板滑到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3)改变滑板无初速下滑时距M点所在平面的高度h,用压力传感器测出滑板滑至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零,则P与N在竖直方向的距离多大?

(1)滑板滑到M点时的速度多大?
(2)滑板滑到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
(3)改变滑板无初速下滑时距M点所在平面的高度h,用压力传感器测出滑板滑至N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零,则P与N在竖直方向的距离多大?
12.
如图所示,是利用电力传送带装运麻袋包的示意图.传送带长l=20 m,倾角θ=37°,麻袋包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传送带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半径R相等,传送带不打滑,主动轮顶端与货车底板间的高度差为h=1.8 m,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2 m/s.现在传送带底端 (传送带与从动轮相切位置)由静止释放一只麻袋包(可视为质点),其质量为100 kg,如果麻袋包到达主动轮的最高点时,恰好水平抛出并落在车箱底板中心,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麻袋包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2)主动轮轴与货车车箱底板中心的水平距离s及主动轮的半径R;
(3)该装运系统每传送一只麻袋包需额外消耗的电能.

(1)麻袋包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t;
(2)主动轮轴与货车车箱底板中心的水平距离s及主动轮的半径R;
(3)该装运系统每传送一只麻袋包需额外消耗的电能.
5.实验题- (共1题)
13.
用如图甲实验装置验证m1、m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甲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1=50g、m2=150g则(g取9.8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
-h图象如图丙,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_.


(1)在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_______;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________,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同学作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单选题:(4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