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生活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很多物体都在做曲线运动,根据你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所以速度大小一定变化 |
B.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一定不为零,且大小可能不变 |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到的合外力可能是零 |
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不一定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
3.
两个质量相同的质点P、Q,分别置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上,若把地球看成是均匀球体,P、Q两质点随地球自转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P、Q受地球的引力大小相等 |
B.P、Q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相等 |
C.P、Q做圆周运动的周期相等 |
D.P、Q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相等 |
4.
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规律的表达式R3/T2=k,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k是一个与行星有关的常量 | B.R代表行星运动的轨道半径 |
C.T代表行星运动的自转周期 | D.T代表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公转周期 |
7.
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 ,质量为2000kg 。已知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10m/s2,则汽车能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 )
A.10 m/s |
B.15 m/s |
C.18 m/s |
D.12 m/s |
8.
将三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b、c以大小相同的速度,在空中同一点分别竖直向上、水平和竖直向下抛出后落至地面,忽略空气阻力,则( )
A.三球落地时动能不同 |
B.三种情况重力做功不同, |
C.三球落地时机械能相同 |
D.三种情况重力势能变化量不相同 |
2.多选题- (共3题)
10.
地球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卫星:( )
A.它能到达地球南极和北极的上空,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
B.它的环绕周期是24小时; |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的值; |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轨道是唯一确定的。 |
11.
如图小球自A点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被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质量和空气阻力,在小球由A→C的运动过程中( )


A.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
B.小球重力势能减少、小球的动能增加,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
C.小球重力势能增加,小球的动能先增加后减少,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 |
D.从A点到C点过程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
3.解答题- (共3题)
12.
一台起重机匀加速地将一放置在地面上的质量m = 1.0×103 kg的货物竖直吊起,在2s末货物的速度v =4.0m/s,不计额外功,起重机在这2s时间内的做功的平均功率为多大?在第2s末的瞬时功率为多大?g取10m/s2
14.
如图所示,光滑圆弧的半径为80cm ,有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自A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到达B点,然后又沿水平面前进4 m ,到达C点停止。求:

①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②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 =" 10" m /s2 )

①物体到达B点时的速度;
②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g =" 10" m /s2 )
4.实验题- (共2题)
15.
某学生在做“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忘记记下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位置O,A为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的位置,如图所示,求出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__ 。(g取10m/s2)

16.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实验步骤的编排如下,其中有的是不必要的,有的是错误的,请选出必要的步骤,并按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把它们前面的字母序号填在题后横线上.
E.用秒表测出重锤下落的时间.
F.用直尺测出计数点与起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出结论.
G.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
H.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I.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直流电源上.
J.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桌边的铁架台上.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
A.用天平称出重锤的质量. |
B.把纸带固定到重锤上, 并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提升到一定高度. |
C.断开电源,调换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再得到两条理想的纸带. |
D.断开电源,拆掉导线,整理仪器. |
F.用直尺测出计数点与起点的距离,记录数据,并计算出结果,得出结论.
G.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交流电源上.
H.接通电源,释放纸带.
I.把打点计时器接到低压直流电源上.
J.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到桌边的铁架台上.
正确的实验顺序是: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