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3.
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
B.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 |
C.卫星在轨道3上的周期大于它在轨道2上的周期 |
D.卫星由2轨道变轨到3轨道在P点要加速 |
4.
关于万有引力公式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公式只适用于星球之间的引力计算,不适用于质量较小的物体 |
B.当两物体间的距离趋近于0时,万有引力趋近于无穷大 |
C.两物体间的万有引力也符合牛顿第三定律 |
D.公式中引力常量G的值是牛顿规定的 |
5.
下列描述的物理过程中,研究对象机械能守恒的是 ( )
A.拉着物体沿斜面加速上滑的过程 |
B.跳伞运动员张开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 |
C.运动员投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空气阻力不计) |
D.汽车匀速通过一座拱形桥的过程 |
6.
质量为m的物体沿底面长度均为L、倾角不同的a、b、c三个斜面从顶端滑下,如图所示,物体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相同,a、b、c三个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的关系是
,物体从a、b、c三个斜面顶端到底端过程中,摩擦力做功分别是
、
和
,则它们的关系是






A.![]() | B.![]() | C.![]() | D.![]() |
2.多选题- (共5题)
7.
跳台滑雪运动员的动作惊险而优美,其实滑雪运动可抽象为物体在斜坡上的平抛运动。如图所示,设可视为质点的滑雪运动员,从倾角为θ的斜坡顶端P处,以初速度
水平飞出,最后又落到斜坡上A点处,AP之间距离为L,在空中运动时间为t。改变运动员初速度
的大小,L和t都随之改变.关于L、t与
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与![]() | B.t与![]() |
C.L与![]() | D.L与![]() |
8.
如图所示,在水平圆盘上放有质量分别为m、m、2m的可视为质点的三个物体A、B、C,圆盘可绕垂直圆盘的中心轴
转动。三个物体与圆盘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最大静摩擦力认为等于滑动摩擦力。三个物体与轴O共线且OA=OB=BC=r=0.2 m,现将三个物体用轻质细线相连,保持细线伸直且恰无张力。若圆盘从静止开始转动,角速度
极其缓慢地增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则对于这个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两个物体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
B.B、C两个物体的静摩擦力先增大后不变 |
C.当![]() |
D.当![]() ![]() |
9.
环境监测卫星是专门用于环境和灾害监测的对地观测卫星,利用三颗轨道相同的监测卫星可组成一个监测系统,它们的轨道与地球赤道在同一平面内,当卫星高度合适时,该系统的监测范围可恰好覆盖地球的全部赤道表面且无重叠区域。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关于该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7.9km/s | B.卫星的加速度为![]() |
C.监测范围不能覆盖整个地球 | D.这三颗卫星的质量必须相等 |
10.
如图所示,木板可绕固定的水平轴
转动.木板从水平位置
缓慢转到
位置,木板上的物块始终相对于木板静止.在这一过程中,物块的重力势能增加了
.用
表示物块受到的支持力,用
表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在这一过程中,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N对物块都不做功 | B.![]() |
C.![]() ![]() | D.![]() |
11.
如图所示,桌面离地高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桌面高为h处自由下落,规定桌面为零势能的参考平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mgH |
B.小球落地时的重力势能为-mg(H+h) |
C.下降过程中小球所受的重力做正功 |
D.小球从下落到着地过程中重力做功为mg(h-H) |
3.解答题- (共4题)
12.
质量为0.2kg的小球用长为0.8m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O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OP=0.4m,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v0,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同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初速度v0=6m/s,则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A.则: |

(1)小球到达B点时的速率?
(2)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初速度v0为多少?
(3)若初速度v0=6m/s,则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克服空气阻力做了多少功?
14.
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1)推导第一宇宙速度v1的表达式;
(2)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运行轨道距离地面高度为h,求卫星的运行周期T.
15.
假设有一辆超级电容车,质量m=1×103kg,额定功率P=40kW,当超级电容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速度为vm=20m/s,(g取10m/s2,整个过程阻力f恒定不变)。
(1)超级电容车在此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f是多少?
(2)若超级电容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3)若超级电容车从静止开始,保持额定功率做加速运动,经300m后达到最大速度,求此过程中超级电容车所需要的时间。
(1)超级电容车在此路面上行驶受到的阻力f是多少?
(2)若超级电容车从静止开始,保持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这一过程能维持多长时间?
(3)若超级电容车从静止开始,保持额定功率做加速运动,经300m后达到最大速度,求此过程中超级电容车所需要的时间。
4.实验题- (共2题)
16.
如图所示为某学习小组做“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图中小车是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不安装纸带放开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橡皮筋做功的具体值可以直接测量
B.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C.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D.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
(4)根据数据描绘W—v2图像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


(1)除了图中已有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导线、开关、刻度尺和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
(2)实验中,小车会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则下面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B.放开拖着纸带的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C.放开小车,能够自由下滑即可
D.不安装纸带放开小车,给小车一个初速度,能够匀速下滑即可
(3)关于橡皮筋做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橡皮筋做功的具体值可以直接测量
B.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C.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D.若橡皮筋伸长量变为原来的2倍,则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2倍
(4)根据数据描绘W—v2图像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17.
物理学习兴趣小组的同学在验证动能定理实验时找到了打点计时器及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车、沙桶和细沙、长木板及滑轮,他们组装并调整好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
(3)在(2)的基础上,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天平称量小车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 然后让沙桶带动小车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
(2)实验时为了保证小车受到的合力与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沙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______。
(3)在(2)的基础上, 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天平称量小车的质量为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 然后让沙桶带动小车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v2).则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实验中测量得到的物理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