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A.![]() |
B.![]() |
C.![]() |
D.![]() |
A.小船在这条河中运动的最大速度是5m/s | B.小船在这条河中运动的最小速度是3m/s |
C.小船渡过这条河的最小位移是60m | D.小船渡过这条河的最短时间是20s |

A.小车的速率为v | B.小车的速率为vcosθ1 |
C.小车速率始终大于物体速率 | D.小车做匀变速运动 |
A.物体上升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增加 |
B.物体上升时,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
C.当弹簧被拉长时,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减小 |
D.当弹簧被拉长时,弹簧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 |

A. 15J B. 20J C. 30J D. 45J
2.选择题- (共1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
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
①我们知道,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可能发生变化。从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开始,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
②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这在阅读时表现得最为明显。对书籍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那种为了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浅阅读是不一样的。美国技术专家尼古拉斯·卡尔在《网络也有黑暗一面》一书中写道:“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改变我的大脑,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持久地阅读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易如反掌,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文字里,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从而进行思考。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
③对书籍的深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多样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通常是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逻辑了。互联网在给人们提供信息盛宴的同时,也使我们的思维“碎片化”。
④数字时代,人类的大脑结构也被改变了。由于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已经渗入到日常生活中,人们对触摸屏情有独钟。一些人因为在智能手机上面频繁敲敲打打而被戏称为“拇指族”。但是,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重复运动却在不断塑造着人们的大脑。在一项实验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神经科学家邀请37位手机重度用户参与实验,其中26人用智能触屏手机,11人用普通按键手机。他们将电极连接在这些参与者头部,测试他们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在使用手机时,大脑皮层的反应。科学家记录下这些参与者10天的活动。结果显示,大脑皮层中拇指控制相关区域活跃度更高的是用触屏手机的人,而使用按键手机的则没有明显变化。使用触屏手机的次数越多,大脑皮层相应区域更加活跃。在数字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上网和操控智能手机,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
⑤数字时代,人们更加善于利用社交网络与人交往,但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往的能力却越来越弱。多动症、自闭症、抑郁症、躁动症和多任务癖好等现代疾病,与过度上网和玩视频游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3.多选题- (共4题)

A.在最高点的加速度为零 |
B.上升最大高度20m |
C.上升时间为2秒 |
D.平均速度为20m/s |

A.小球接触弹簧后即做减速运动 |
B.小球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
C.当小球的速度最大时,它所受的合力为零 |
D.小球所受的合力一直对小球做负功 |





A.上升过程物体动能减少了![]() |
B.上升过程重力势能增加了![]() |
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整个过程机械能损失了![]() |
D.物体沿斜面上升过程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小于下降过程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

A.摩擦力做的功为fs |
B.力F做的功为Fscosθ |
C.力F做的功为Fssinθ |
D.重力做的功为0 |
4.解答题- (共3题)
(1)汽车所受的阻力f
(2)汽车的速度为10m/s时,加速度a的大小
(3)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2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这一过程能持续多长时间?

(1)小物块运动至B点时的速度v1大小;
(2)长木板至少为多长,才能保证小物块不滑出长木板?
(1)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
(2) 平抛时的高度;
(3)下落1s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5.实验题- (共1题)


(1)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量有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重锤质量 | B.重力加速度 |
C.重锤下落的高度 | D.与下落高度相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
(3)从起点P到打下计数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_____J;( g取9.8m/s2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EP______△Ek(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