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试卷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829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6/5

1.单选题(共6题)

1.
空中有ab两球,ab的正上方。两球同时水平抛出,其运动轨迹交于地面上方c点,空气阻力不计,则
A.a球先到达c
B.两球同时到达c
C.a球初速度大
D.b球初速度大
2.
物体沿曲线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大小逐渐减小.在此过程中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可能是
A.B.C.D.
3.
如图所示,相对的两个斜面,倾角分别为37º和53º,在顶点把两个小球以同样大小的初速度分别向左、向右水平拋出,小球都落到斜面上。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B 两个小球的运动时间之比为

A. 1:1    B. 4:3    C. 9:16    D. 9:1
4.
假设太阳系中天体的密度不变,天体直径和天体之间距离都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地球绕太阳公转近似为匀速圆周运动,则太阳对地球的引力将
A.变大B.不变C.变小D.不能确定
5.
在天体运动中有这样的现象:两个星球绕着它们连线上的一点作匀速圆周运动(称为双星).若两星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且m1>m2,则(    )
A.两星球作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两星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两星球作圆周运动的角速度大小不相等
D.两星球作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不相等
6.
从地面整直上抛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设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Ff恒定。在小球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处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的动能减少了mgHB.小球的机械能减少FfH
C.小球的重力势能增加了FfHD.小球的动能减少了FfH

2.选择题(共1题)

7.如图中鸟类的各种行为中,不属于繁殖行为的是(    )

3.多选题(共2题)

8.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分别从同一高度沿着倾角不同的三个光滑斜面顶端均由静止释放,当物体滑至底端时( )
A.物体的动能一定相同
B.下滑过程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相同
C.物体的速度相同
D.重力的瞬时功率相同
9.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沿倾角为30°的固定斜面匀减速上滑了2m距离,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8m/s2,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此过程中(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40J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12J
C.物体的动能减少了32J
D.系统内能增加12J

4.解答题(共3题)

10.
在竖直平面内,由光滑斜面和光滑半圆形轨道分别与粗糙水平面相切连接而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半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0.4 m,质量为m="0.8" kg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从斜面上距水平面高为h处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物块通过轨道连接处的B、C点时,无机械能损失.运动到圆轨道最低点C处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0" N,水平轨道BC长L="0.9" m,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g取10 m/s .求:

(1)求A点距水平面的高度h.
(2)求小物块第一次由B点到C点运动的时间.
(3)小物块能否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D?
11.
某行星“一昼夜”时间为T,在该行星上用弹簧秤测同一物体的重力,发现其“赤道”上的读数比在其“两极”处小9%,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
(1)该行星的密度;
(2)若设想在该行星的表面发射一颗环绕表面的卫星,该卫星的周期为多大?
12.
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一半径R=0.5 m的光滑圆弧槽BCDB点与圆心O等高,质量m=0.1 kg的小球(可看作质点)从B点正上方H=0.75 m高处的A点自由下落,由B点进入圆弧轨道,从D点飞出,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球经过B点时的动能;
(2)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的速度大小vC
(3)小球经过最低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3.
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主要过程如下:
A.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B.分析纸带,求出橡皮筋做功使小车获得的速度v1、v2、v3
C.作出W-v图象;
D.分析W- v图象。如果W-v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v2、W∝v3、W∝等关系。
(1)实验中得到的一条如图乙所示的纸带,求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___(选填“AB”或“CD”)段来计算。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 . 
A.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B.通过改变小车质量可以改变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
C.每次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必需保持一致
D.先接通电源,再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
(3)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草图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4位同学对对W与v的关系作出如下不同的猜想:①W∝ ②W∝ ③W∝v2 ④W∝v3,其中可能正确的是______ . 

A.① ③
B.② ④
C.③ ④
D.① ②
(4)在该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纸带足够长,点迹清晰的纸带上并没有出现一段等间距的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写出一条即可)
14.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备有如下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纸带、天平、刻度尺等,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是___________。实验中得到如图(1)所示的一条纸带,A、B、C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相邻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个点,在打下B点时物体的速度是____m/s。
 
(2)如图(2)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为了平衡小车与木板间的摩擦力,应适当抬高木板_______端(填“左”或“右”);在此实验中,要求钩码的质量__________(填“远大于”或“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