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统测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784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0/13

1.单选题(共4题)

1.
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两端分别与竖直墙壁和物块连接,弹簧、地面水平。A、B两点离墙壁的距离分别为,物块在A、B两点均能恰好静止,物块与地面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2.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向右滑行,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木板一直静止,那么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
A.B.
C.D.
3.
如图,静止在光滑地面上的小车,由光滑的斜面AB和粗糙的平面BC组成(它们在B处平滑连接),小车右侧与竖直墙壁之间连接着一个力传感器,当传感器受压时,其示数为正值,当传感器被拉时,其示数为负值。一个小滑块从小车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至C点的过程中,传感器记录到的力F随时间t的关系图中可能正确的是
4.
如图(a)所示,在电梯箱内轻绳AOBOCO连接吊着质量为m的物体,轻绳AOBOCO对轻质结点O的拉力分别为F1F2F3.现电梯箱竖直向下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在0~t1时间内,F1F2的合力等于F3
B.在0~t1时间内,F1F2的合力大于mg
C.在t1t2时间内,F1F2的合力小于F3
D.在t1t2时间内,F1F2的合力大于mg

2.选择题(共2题)

5.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这表明是科学发展观是(    )

①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②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发展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力量

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6.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有不少的仪式,如成人仪式、结婚庆典、校庆典礼等。有人说仪式是需要的,仪式感使人摆脱了日常的平庸琐碎,获得了庄严神圣的体验。也有人认为现有的不少仪式裹挟着各种利益,沦为了形式主义,缺乏应有的内涵。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观点自选。②题目自拟。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3.多选题(共3题)

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轻绳与斜面平行且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斜面体与墙不接触,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则(  )
A.水平面对斜面体没有摩擦力作用
B.水平面对斜面体有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M+m)g
D.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小于(M+m)g
8.
如图甲所示,木块A和长木板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假定木板与地面之间、木板和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都和滑动摩擦力相等,用一水平力F作用于BAB的加速度与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的质量为0.5kg
B. B的质量为1.5kg
C. 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
D. 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9.
如图所示,一演员表演飞刀绝技,由O点先后抛出完全相同的3把飞刀,分别依次垂直打在竖直木板M、N、P三点上.假设不考虑飞刀的转动,并可将其视为质点,已知O、M、N、P四点距离水平地面高度分别为h、4h、3h、2h,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3把飞刀在击中板时动能相同
B.到达M、N、P三点的飞行时间之比为1∶ 
C.到达M、N、P三点的初速度的竖直分量之比为∶1
D.设到达M、N、P三点,抛出飞刀的初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则有

4.解答题(共2题)

10.
歼—15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歼击机,短距起飞能力强大。若歼—15战机正常起飞过程中加速度为a,经s距离就达到起飞速度腾空而起。现已知“辽宁”舰起飞甲板长为L(L<s),且起飞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现有两种方法助其正常起飞,方法一:在航空母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给飞机以一定的初速度;方法二:起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求:
(1)方法一情况下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v1m;
(2)方法二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2m
11.
如图所示,将小砝码置于桌面上的薄纸板上,用水平向右的拉力将纸板迅速抽出,砝码的移动很小,几乎观察不到,这就是大家熟悉的惯性演示实验。若砝码和纸板的质量分别为m1m2,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1)当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时,求纸板所受摩擦力大小;
(2)要使纸板相对砝码运动,求所需拉力的大小;
(3)本实验中,m1=0.5kg,m2=0.1kg,μ=0.2,砝码与纸板左端的距离d="0.1" m,取g=10m/s2。若砝码移动的距离超过l ="0.002" m,人眼就能感知,为确保实验成功,纸板所需的拉力至少多大?

5.实验题(共2题)

12.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重力加速度,

(1)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______,频率为________。
(2)打出的纸带如图所示,实验时纸带的______端应和重物相连接。(选填“甲”或“乙”)

(3)由纸带所示数据可算出实验时的加速度为____m/s2
13.
如图1所示的装置,可用于探究恒力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水平轨道上安装两个光电门,小车上固定有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细线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另一端跨过定滑轮挂上砝码盘.实验首先保持轨道水平,通过调整砝码盘里砝码的质量让小车做匀速运动以实现平衡摩擦力,再进行后面的操作,并在实验中获得以下测量数据:小车、力传感器和挡光板的总质量M,平衡摩擦力时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0,挡光板的宽度d,光电门1和2的中心距离s.

(1)该实验是否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车的质量    (填“需要”或“不需要”)
(2)实验需用游标卡尺测量挡光板的宽度d,如图2所示,d=    mm
(3)某次实验过程:力传感器的读数为F,小车通过光电门1和2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t2(小车通过光电门2后,砝码盘才落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对该小车实验要验证的表达式是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