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三明市高三5月质量检查理综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776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5题)

1.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光合速率(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生长状况直接影响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

2.如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3.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一款楼道夜间自动照明装置,在设计中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
4.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一款楼道夜间自动照明装置,在设计中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
5.某学校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一款楼道夜间自动照明装置,在设计中可以不考虑的因素是 (   )

2.单选题(共5题)

6.
为了研究蹦床运动员跃起的高度,可在弹性网上安装压力传感器,利用传感器记录运动员运动过程中对弹性网的压力大小,并由计算机作出压力−时间图象(如图).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可视为质点,则可依据传感器描绘的F−t图象估算出运动员跃起的最大高度为(g取10m/s2)(  )
A.1.5mB.1.8mC.5.0mD.7.2m
7.
如图,质量相同的钢球①、②分别放在A、B盘的边缘,A、B两盘的半径之比为2:1,a、b分别是与A盘、B盘同轴的轮,a、b轮半径之比为1:2。当a、b两轮在同一皮带带动下匀速转动时,钢球①、②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A.2:1 B.4: 1    C.1:4 D.8:1
8.
随着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地球上的人们登陆其它星球成为可能。假设未来的某一天,A、B两星球各自有一艘靠近其表面飞行的飞船,测得两艘飞船的周期相等,则可判定星球A、B一定具有相同的
A.密度 B.半径 C.质量 D.第一宇宙速度
9.
小孩双手搭着大人的肩一起在水平冰面上以3m/s的速度向右匀速滑行,后面的小孩突然推了一下前面的大人,结果小孩以2m/s的速度向左滑行,已知小孩的质量为30kg,大人的质量为60kg,则被推后大人的速度大小变为(    )
A.5.5m/sB.4.5m/sC.3.5m/sD.2.5m/s
10.
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可以清除高压输电线上的凌冰。若在正常供电时,高压输电电压为U,输电线上的热功率为△P;除冰时,输电线上的热功率需提高为9△P,设输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不变.则除冰时输电电压应为
A.9UB.3UC.U/3D.U/9

3.解答题(共3题)

11.
如图甲所示,MNPQ是相距d=1.0m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θ,导轨电阻不计,整个导轨处在方向垂直于导轨平面向上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棒ab垂直于导轨MNPQ放置,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已知金属棒ab的质量m=0.1 kg,其接入电路的电阻r=1 Ω,小灯泡电阻RL=9 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现断开开关S,将棒ab由静止释放并开始计时,t=0.5 s时刻闭合开关S,图乙为ab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求:

(1)金属棒ab开始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斜面倾角的正弦值;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1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体B、C分别与轻质弹簧的两端相栓接,将它们放在倾角为θ的足够长的光滑斜面上,静止时弹簧的形变量为x0。斜面底端有固定挡板D,物体C靠在挡板D上。将质量也为m的物体A从斜面上的某点卣静止释放,A与B相碰。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

(1)若A与B相碰后粘连在一起做简谐运动,求AB通过平衡位置时弹簧的形变量;
(2)在(1)问中,当AB第一次振动到最高点时,C对挡板D的压力恰好为零,求振动过程C 对挡板D的压力最大值:
(3)若将A从距离B为9x0。的位置由静止释放,A与B相碰后不粘连,但仍立即一起运动,且当B第一次运动到最高点时,C对挡板D的压力也恰好为零。已知A与B相碰后,A、B系统动能损失一半,求A与B相碰后弹簧第一次恢复到原长时B的速度大小。
13.
汤姆孙测定电子比荷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从阴极K发出的电子束经加速后,以相同速度沿水平中轴线射入极板D1、D2区域,射出后打在光屏上形成光点。在极板D1、D2区域内,若不加电场和磁场,电子将打在P1点;若只加偏转电压U,电子将打在P2点;若同时加上偏转电压U和一个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电子又将打在P1点。已知极板长度为L,极板间距为d。忽略电子的重力及电子间的相互作用。
 
(1)求电子射人极板D1、D2区域时的速度大小;
(2)打在P2点的电子,相当于从D1、D2中轴线的中点O’射出,如图乙中的O’ P2所示,已知试推导出电子比荷的表达式;
(3)若两极板间只加题中所述的匀强磁场,电子在极板间的轨迹为一段圆弧,射出后打在P3点。测得圆弧半径为2L、P3与P1间距也为2L,求图乙中P1与P2点的间距a。

4.实验题(共1题)

14.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量的关系。所挂砝码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设小车质量为M(约为砝码质量的2~3倍)。

①平衡小车所受阻力的操作如下:取下砝码,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如果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则应适当____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木板的倾角,直到纸带上打出的点迹____________为止。
②在纸带上选取先后打印的A、B两计数点,设A、B两计数点间的距离为d,打这两点时小车对应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本实验需验证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误差范围内是否成立。
③某次实验正确操作后,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描绘出的v2—s图线如图丙所示,其中横坐标s为小车发生的位移,纵坐标v2为小车运动速度大小的平方。若已知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由此可得s=0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小车质量M=___________。(用题中所给已知量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5道)

    单选题:(5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