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奥赛班)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77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0

1.单选题(共6题)

1.
人站在超市自动扶梯的斜面上,与扶梯一起沿斜面匀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人脚所受的静摩擦力
A.等于零,对人不做功
B.沿斜面向上,对人不做功
C.沿斜面向上,对人做负功
D.沿斜面向上,对人做正功
2.
有一辆车长为3896mm的汽车正在行驶,当t=0时开始刹车(位置如图a所示),在时汽车停止(位置如图b所示).若汽车的运动可看成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可以估算出的物理量是
A.ls内阻力对汽车所做的功B.刹车时汽车受到的阻力
C.开始刹车时汽车的动能D.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
3.
关于质点的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肯定是一种变速运动
B.变速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曲线运动可以是速率不变的运动
D.曲线运动可以是加速度不变的运动
4.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的A点以速度v平抛一小球,经t1时间落到斜面上B点处,若在A点将此小球以速度0.5v水平抛出,经t2时间落到斜面上的C点处,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B∶AC=2∶1B.AB∶AC=4∶1
C.t1∶t2=4∶1D.t1∶t2=∶1
5.
“探路者”号宇宙飞船在宇宙深处飞行过程中,发现A、B两颗均匀球形天体,两天体各有一颗靠近其表面飞行的卫星,测得两颗卫星的周期相等,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天体A、B的质量一定不相等
B. 两颗卫星的线速度一定相等
C. 天体A、B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等于它们的半径之比
D. 天体A、B的密度一定不相等
6.
某颗同步卫星在赤道上等待发射,随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状态为1状态;发射过程先将它发送到地球的近地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状态为2状态(此时可认为其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其后通过转移、调控,定点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时的状态为3状态。设这三种状态下卫星的质量相同。关于三个状态下各种物理量的比较,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状态和2状态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大小相同,3状态卫星受到的向心力最小
B.2状态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最大,1状态卫星的向心加速度较大,3状态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最小
C.1状态卫星的线速度最小,3状态卫星的线速度较小,2状态卫星的线速度最大
D.1、2状态卫星的周期较小,3状态卫星的周期最大

2.选择题(共3题)

7.下列说法:①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④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8.下列说法:①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②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③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④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9.已知 {#mathml#}a{#/mathml#} =(m,1), {#mathml#}b{#/mathml#} =(2,﹣1),若 {#mathml#}a{#/mathml#} ∥( {#mathml#}b{#/mathml#} ﹣ {#mathml#}a{#/mathml#} ),则实数m={#blank#}1{#/blank#}.

3.多选题(共6题)

10.
如图所示,在某行星表面上有一倾斜的匀质圆盘,盘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的角速度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L处有一小物体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当圆盘的角速度为ω时,小物块刚要滑动。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个行星的质量
B.这个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C.这个行星的同步卫星的周期是
D.离行星表面距离为R的地方的重力加速度为
11.
为了测量某行星的质量和半径,宇航员记录了登陆舱在该行星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周期T,登陆舱在行星表面着陆后,用弹簧称称量一个质量为m的砝码读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下列计算中错误的是
A.该行星的质量为B.该行星的半径为 
C.该行星的密度为D.在该行星的第一宇宙速度为
12.
据新华社北京3月21日电,记者2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了解到,已在轨工作1630天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完成与三艘神舟飞船交会对接和各项试验任务后,由于超期服役两年半时间,其功能已于近日失效,正式终止了数据服务。根据预测,天宫一号的飞行轨道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降低,并最终再入大气层烧毁。若天宫一号服役期间的轨道可视为圆且距地面h(h≈343km),运行周期为T,地球的半径为R,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天宫一号的轨道距地面很近,其线速度小于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B.女航天员王亚平曾在天宫一号中漂浮着进行太空授课,那时她不受地球的引力作用
C.天宫一号再进入外层稀薄大气一小段时间内,飞船轨道半径减小,线速度增大
D.由题中信息可知地球的质量为
13.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RR=1∶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的质量为M,该星球的质量为M,空气阻力不计,则
A.g′∶g=5∶1B.g′∶g=1∶5
C.MM=1∶20D.MM=1∶80
14.
物体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的速度就叫做第一宇宙速度.关于第一宇宙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宇宙速度大小约为11.2km/s
B.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最大运行速度
C.第一宇宙速度是使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所需的最小发射速度
D.若已知地球的半径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便可求出第一宇宙速度
15.
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用水平力拉物体,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此力,最终物体停止运动.物体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平拉力大小为F=m
B.物体在3t0时间内位移大小为v0t0
C.在0~3t0时间内水平拉力做的功为mv02
D.在0~3t0时间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μmgv0

4.解答题(共4题)

16.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1.0kg和2.0kg的物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两者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物体B与一轻质滑轮相连。现将一根轻绳的一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离B足够远的位置,另一端跨过轻质滑轮连接在物体A上,轻绳保持水平方向。初始时刻,物体A在水平力F=20N作用下由静止向右运动。求:
(1)轻绳上拉力的大小;
(2)t=2s时滑轮对物体B做功的瞬时功率为多少?
17.
用一根长为L的细线,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细线偏离竖直方向α角后,从A处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如图所示,试求:
(1)小球摆到最低点O时的速度大小。
(2)小球摆到最低点时绳子的拉力。
18.
如图所示,地球和某行星在同一轨道平面内绕太阳同向公转,均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为R,公转周期为T.地球和太阳中心的连线与地球和行星的连线所夹的角叫地球对该行星的观察视角(简称视角)。已知该行星的最大视角为θ =π/6,当行星处于最大视角处时,是地球上天文爱好者观察该行星的最佳时期。求: 
(1)该行星的公转周期T  
(2)若某时刻该行星正处于最佳观察期(如图所示位置),地球和行星均逆时钟转动,则到紧接着的下一次最佳观察期需经历的时间t.
19.
某物体在地面上静止时重力为500N,将它放置在卫星中的台秤上,当卫星以a=2m/s2的加速度随火箭向上加速升空的过程中,某时刻发现台秤的示数为350N,此时卫星距离地球表面有多远?已知地球半经R=6.4×103km,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5.实验题(共1题)

20.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1)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铁架台、白纸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__________
A.秒表
B.天平
C.重垂线
D.刻度尺
(2)在此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A、B、C三个点而忘了抛出点的位置,今取A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三点的坐标值图中已标出,g=10m/s2,则:

①小球由A运动到B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__s;
②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__________m/s;
③小球经过B点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m/s;(可用根号表示)
④小球水平抛出点的坐标为x=__________cm,y=__________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6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