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西省景德镇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7620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以水平速度v0离开桌面,若以桌面为零势能面,不计空气阻力,则当它经过离地高度为h的A点时,所具有的机械能是( )
A.mv02+mg hB.mv02-mg h
C.mv02+mg (H-h)D.mv02
2.
如图所示,小朋友在玩一种运动中投掷的游戏,目的是在运动中将手中的球投进离地面高3m的吊环,他在车上和车一起以2m/s的速度向吊环运动,小朋友抛球时手离地面1.2m,当他在离吊环的水平距离为2m时将球相对于自己竖直上抛,球刚好进入吊环,他将球竖直向上抛出的速度是(g取10m/s2)()
A.1.8m/s
B.3.2m/s
C.6.8m/s
D.3.6m/s
3.
同步卫星到地心的距离为r,加速度为a1,速率为v1;地球半径为R,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2,速率为v2,则 (    )
A.B.C.D.
4.
A、B两卫星运行的轨道如图所示,A、B的周期分别为T1、T2。则两卫星再次相遇(即两卫星与圆心同侧共线)的时间为 (    )

A. t=T1+T2 B. t=T1·T2/(T2-T1
C. t=(T1+T2)/2 D. t=T2-T1
5.
如图所示,距地面高为H处,以v0的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先后经过a、b两点后落地.若运动中空气阻力不计,小球通过a点时距地面高为h,小球质量为m,则在a点时的动能为(  )
A.mv02+mgHB.m v02+mg(H-h)
C.m v02-mg(H-h)D.mg(H-h)
6.
质量为1.0千克的皮球以V1=3m/s的速率垂直撞击天花板,然后以V2=1m/s的速率反弹,球与天花板的接触时间为0.1秒,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天花板的作用力的冲量大小约为(    )
A.4N·SB.3N·SC.2N·SD.1N·S
7.
如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物块A、B,木块A以速度v向右运动,木块B静止。当A碰到B左侧固接的轻弹簧后,则 ( )

A.当弹簧压缩最大时A的动能减少一半
B.当弹簧恢复原长时A的动能减为0
C.当弹簧恢复原长时整个系统不减少动能,A的动能也不减少
D.当弹簧压缩最大时,系统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弹性势能

2.选择题(共11题)

8.

“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这句话是谁说的(    )

9.

我国四大发明中,为欧洲航海家进行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大陆提供了重要条件的是(    )

10.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反映的是(    )

11.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12.

与汉唐相比,宋元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①经济重心移至江南地区           ②商品经济活跃,出现了纸币

③对外贸易频繁,转为海路为主     ④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

13.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14.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会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

15.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16.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是(    )

17.

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

18.

宋史中记载的“国家根本,仰给东南”的最准确的意思是(    )

3.多选题(共1题)

19.
我国的“嫦娥一号”已于2007年10月24日以近乎完美的方式迈出了“准时发射,准确入轨,精密测控,精确变轨,成功绕月,成功探测”的关键六步。若已知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万有引力恒量为G,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以下畅想可能的是()
A.在月球表面上荡秋千,将人视为质点,秋千质量不计、摆长不变,摆角小于90°,若秋千经过最低位置时的速度为ν0,则人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B.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行的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C.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ν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D.在月球上发射一颗绕它运动的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为

4.解答题(共2题)

20.
输出功率保持10kW的起重机起吊质量为500kg的静止重物,当重物升高到2m时,速度已经达到最大,若g取10m/s2,则
(1)最大速度为多少?
(2)此过程所用时间为多少?
21.
如题18图甲所示,足够大的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m=lkg的物体,若物体一旦运动就会受到一个阻碍物体运动的阻力f,且f=kV(k=lkg/s),现在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并每隔0.2s测量一次物体的速度,乙图是根据所测数据描绘出物体的V—t图像。求:

(1)力F的大小;
(2)根据乙图请估算0到l.6s内物体的位移x和摩擦力所做的功

5.实验题(共2题)

22.
如图所示是测量子弹离开枪口时速度的装置,子弹从枪口水平射出,在飞行途中穿过两块竖直平行放置的薄板P、Q,两板相距为L,P板距枪口的水平距离为s.测出子弹穿过两薄板时留下的C、D两孔间的高度差为h,不计空气及薄板阻力,根据以上给出的数据,求出子弹离开枪口时的速度=   
23.
某实验室可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探究“动能定理”。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轻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用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大小中车中可以放置砝码。

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小车(包括拉力传感器)的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靠右方的C位置,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 重复②的操作。
(2)下表是他们测得的一组数据,其中M是M1与小车中砝码质量之和,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动能变化量△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对小车所作的功。表格中的△E3=    ,W3=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分析下表,在误差范围内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造成误差的原因
数据记录表
次数
M/kg
/(m/s)2
△E/J
F/N
W/J
1
0.500
0.760
0.190
0.400
0.200
2
0.500
1.65
0.413
0.840
0.420
3
0.500
2.40
△E1
1.220
W3
4
1.000
2.40
1.20
2.420
1.21
5
1.000
2.84
1.42
2.860
1.4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