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清江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7533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5/10

1.单选题(共7题)

1.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是匀速运动
B.没有加速度
C.所受合力为零
D.是变速运动
2.
如图所示,地球绕过球心的轴O1O2以角速度ω旋转,AB为地球表面上两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两点具有相同的角速度
B.AB两点具有相同的线速度
C.AB两点具有相同的向心加速度
D.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方向都指向球心
3.
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7.9km/s,则(   )
A.所有发射成功的卫星的速度都是7.9km/s
B.任何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都是7.9km/s
C.数值7.9km/s是由地球的质量和半径决定的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速度一定比7.9km/s大
4.
下列选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历史上人们曾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哥白尼首先意识到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且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C.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D.卡文迪许首先在实验室中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的数值
5.
假如你用大小为F的水平推力推动物体对其做功,有下列三种情况:
a.推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S;
b.推一质量为2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前进S;
c.推一质量为2m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前进S.
则关于你对物体做功多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情况做功最多
B.b情况做功最多
C.c情况做功最多
D.做功一样多
6.
物体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力作用下运动,其中力F1对物体做了6J的功,物体克服力F2做了8J的功,则两个力合力做的功是(    )
A.-2JB.2JC.10JD.14J
7.
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关系如图所示,已知在第1秒内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为W,则()

A. 从第1秒末到第3秒末合外力做功为4W
B. 从第3秒末到第5秒末合外力做功为-2W
C. 从第5秒末到第7秒末合外力做功为W
D. 从第3秒末到第4秒末合外力做功为-0.75W

2.选择题(共1题)

8.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多选题(共5题)

9.
一名同学两次投掷实心球,球的运动轨迹如图。若两次投掷时他对实心球做的功相等,且实心球离开手时的高度也相同,则从实心球离开手到落地过程中( )
A.两次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等
B.两次重力对实心球做的功相等
C.两次实心球运动到最高点时的动能相等
D.两次实心球落地前瞬间的动能相等
10.
如图,一人造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动,则(    )
A.在A处动能比B处大
B.在A处引力势能比B处大
C.在A机械能比B处大
D.在A处加速度比B大
11.
对所有地球同步卫星,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
A.一定都在赤道上方
B.距离地面的高度一定都相同
C.受到的万有引力一定都一样大
D.各时刻运动的速度一定都相同
12.
两颗人造地球卫星运行的轨道如图,关于两颗卫星,以下判断正确的有(   )
A.A卫星的速度一定比B快
B.A卫星的运动周期一定比B长
C.A卫星的运动加速度一定比B大
D.A卫星受到地球的引力一定比B的大
13.
“蹦极”运动是一项冒险者的游戏。在很高的地方用弹性良好的一定长度的橡皮绳捆住人的双脚,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然后冒险者从高处跳下。绳松弛时弹性势能为0,不计空气阻力。则在人下落到最低点之前的过程中(    )
A.人的机械能守恒
B.人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
C.绳弹性势能总小于人减少的重力势能
D.弹性势能的最大值大于动能的最大值

4.解答题(共4题)

14.
塔吊将一质量为m=100kg的重物从地面向上吊起,重物上升过程的v-t图像如图。(g=10m/s2)求:

(1)重物上升的总高度H
(2)全过程塔吊拉力做功的平均功率
(3)全过程中塔吊拉力的最大功率Pm
15.
如图,将质量为m=0.5kg的方木块放在可以在水平面内绕中心轴匀速转动的圆台上,木块到中心轴的距离为r=0.8m,木块很小,视为质点。(g=10m/s2

(1)若木块随圆盘匀速转动的线速度大小为v=2m/s,求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
(2)若圆台每转动一周用时4s,木块相对圆台静止,求木块的加速度大小;
(3)若圆台以角速度ω=3rad/s转动时,木块恰好开始滑动,求木块与台面间的动摩擦因素μ
16.
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θ,一轻质弹簧平行于斜面放置,弹簧一端固定于斜面底部,自然伸长时,另一端位于斜面的O点,O点上方斜面粗糙,下方斜面光滑.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从P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滑下,压缩弹簧后被弹回,上滑至OP中点时速度为零.已知该过程中OP两点间距离为x,当弹簧的压缩量为时,物体的速度达到最大。

(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物体从接触弹簧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的过程中,其加速度a大小和速度v大小如何变化?(只需定性说明结论,不需要进行分析)
(3)求物体与OP段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
17.
如图所示为翻滚过山车及其轨道模型。圆形轨道最高处的B点距地面的高度h=20m。不计摩擦阻力,翻滚过山车视为滑块,其质量为m=500kg,它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通过B点,g取10m/s2。试求:

(1)经过B点时的速度vB大小;
(2)A点的高度H
(3)经过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5.实验题(共1题)

18.
“探究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的装置图如图所示。

(1)在探究橡皮筋拉力对小车做功与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的活动中,将长滑板稍微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对倾斜角度的要求是:小车无橡皮筋拉时恰能在滑板上做__________运动;
(2)在多次实验中,通过使用不同条数的相同橡皮筋拉小车,要求各次实验中橡皮筋的拉力对小车做的功Wn与橡皮筋的条数n成正比。为此每次实验时,小车都要被拉到___________(填“不同”或“同一”)位置松手;
(3)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在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v,应选用纸带的_________区间的点进行测量(根据下图所示的区间回答)。

(4)在用图像法处理本实验的数据时,为能直观反映出小车获得速度v大小与橡皮筋拉力对小车做功Wn之间的关系,应选择下图中的________坐标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5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