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7498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7/7/31

1.单选题(共9题)

1.
游泳运动员以恒定的速率垂直于河岸渡河,当水速突然变大时,对运动员渡河时间和经历的路程产生的影响是(  )
A.路程变大,时间延长
B.路程变大,时间缩短
C.路程变大,时间不变
D.路程和时间均不变
2.
农民在精选谷种时,常用一种叫“风车”的农具进行分选.在同一风力作用下,谷种和瘪谷(空壳)都从洞口水平飞出,结果谷种和瘪谷落地点不同,自然分开,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阻力,对这一现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谷种飞出洞口时的速度比瘪谷飞出洞口时的速度大些
B.谷种和瘪谷飞出洞口后都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谷种和瘪谷从飞出洞口到落地的时间不相同
D.M处是谷种,N处是瘪谷
3.
据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绕月工作轨道为圆形轨道,轨道距月球表面高度为200km,运行周期为127min.若要求出月球的质量,除上述信息外,只需要再知道(   )
A.引力常量和“嫦娥一号”的质量B.引力常量和月球对“嫦娥一号”的吸引力
C.引力常量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引力常量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4.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 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3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经过几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用T1T2T3分别表示卫星在椭圆轨道Ⅰ、Ⅱ和圆形轨道Ⅲ的周期,用a1a2a3分别表示卫星沿三个轨道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T1>T2>T3B.T1<T2<T3C.a1>a2>a3D.a1<a2<a3
5.
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木板B的左上端,A、B接触面不光滑,用力F将A拉至B的右端.第一次将B固定在地面上,F做功为W1;第二次让B可以在光滑地面上自由滑动,F做功为W2.比较两次做的功应为(    )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无法确定
6.
如图,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f.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l.在这个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f)(Ll)
B.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fl
C.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f(Ll)
D.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l
7.
三个相同金属球,原来有两个小球带电荷量相等,相互间的引力为F,用第三个不带电的小球,依次接触两个带电小球后再移走,则原来两个带电小球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变为
A.B.
C.D.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一定为零
B.电势为零的地方,电场强度不一定为零
C.电场强度相同的地方,电势一定相等
D.电势相等的地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
9.
下图是某一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点的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
B.该点电荷带正电
C.a点和b点电场强度的方向相同
D.a点的电场强度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

2.选择题(共1题)

10.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明珠,它们有极强的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从所学知识的角度,下列成语中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

3.多选题(共4题)

11.
两个质量分别为m1m2的小球,各用长为L的丝线悬挂在同一点,当两球分别带同种电荷,且电荷量分别为q1q2时,两丝线张开一定的角度θ1θ2,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1>m2,则θ1θ2
B.若m1m2,则θ1θ2
C.若m1<m2,则θ1>θ2
D.若q1q2,则θ1θ2
12.
如图在天花板上的O点系一根细绳,细绳的下端系一小球.将小球拉至细绳处于水平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小球从位置A开始沿圆弧下落到悬点的正下方的B点的运动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受到的向心力在逐渐变大
B.重力对小球做功的平均功率为零
C.重力对小球做功的瞬时功率逐渐增大
D.由于细线的拉力方向始终与小球的速度方向垂直,所以拉力对小球做的功为零
13.
在下列情况中,做功为零的是(    )
A.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力对物体做的功
B.重力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做的功
C.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水平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所做的功
D.物体在固定斜面上沿斜面下滑时,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
14.
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后立即关闭发动机直到停止,v-t图象如图所示。设汽车的牵引力为F,摩擦力为,全过程中牵引力做功,克服摩擦力做功,则(    )
A.B.C.D.

4.解答题(共2题)

15.
如图所示,一条小河两岸的高度差是h,河宽是高度差的4倍,一辆摩托车(可视为质点)以v0=20m/s的水平速度向河对岸飞出,恰好越过小河.若取g=10m/s2,求:

(1)摩托车在空中的飞行时间;
(2)小河的宽度。
16.
甲、乙两颗人造地球卫星,离地面的高度分别为R和2R(R为地球半径),质量分别为m和3m,它们都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1)它们的周期之比T∶T=________.
(2)它们的线速度之比v∶v=________
(3)它们的角速度之比ω∶ω=________.
(4)它们的向心加速度之比a∶a=________.
(5)它们所受地球的引力之比F∶F=________.

5.实验题(共1题)

17.
如下图甲所示,是用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g=9.80m/s2)

①选出一条纸带如乙图所示,其中O点为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打点计时器通以50 Hz的交流电.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得的各间距值已标在乙图中,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重锤的质量为1.00kg.甲同学根据乙图中的测量数据算出:当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比开始下落时减少了__________J;打点计时器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vB=________m/s,此时重锤的动能是________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②乙同学利用他自己做实验时打出的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了如丙图所示的图线.
(a)图线的斜率的值近似等于________.
A.19.6 B.9.80 C.4.90   D.2.45
(b)图线未过原点O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