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省团风中学高二3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748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11题)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2.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3.欲鉴别实验室里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紫色石蕊溶液、稀硫酸、胶头滴管、试管、玻璃管.
4.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5.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6.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7.甲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已略去,且石灰石中杂质不反应).

8.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9.将50g Na2CO3溶液和55g CaCl2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100g滤液.求:
10.A、B、C、D、E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C为金属单质,E为非金属单质.如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

2.单选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O点的正上方竖直自由下落一个物体m,中途炸成ab两块,它们同时落到地面,分别落在A点和B点,且OAOB,若爆炸时间极短,空气阻力不计,则(   )
A.落地时a的速率小于b的速率
B.落地时在数值上a的动量大于b的动量
C.爆炸时a的动量增加量数值大于b的增加量数值
D.爆炸过程中a增加的动能大于b增加的动能

3.多选题(共3题)

13.
两块小木块AB中间夹着一轻质弹簧,用细线捆在一起,放在光滑的水平台面上,将细线烧断,木块A、B被弹簧弹出,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落地点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lA="1" m,lB="2" m,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B.木块A、B的质量之比mA∶mB=2∶1
C.木块A、B离开弹簧时的动能之比EA∶EB=1∶2
D.弹簧对木块A、B的冲量大小之比IA∶IB=1∶2
14.
如图所示,与轻弹簧相连的物体A停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B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跟与A相连的轻弹簧相碰.在B跟弹簧相碰后,对于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B的速度相同
B.弹簧压缩量最大时,AB的动能之和最小
C.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不断减小
D.物体A的速度最大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量
B.一个物体做匀变速运动,在相等时间内,其动量变化量相等
C.一个系统所受合外力不为零,其动量一定不守恒
D.对于某种金属,只要入射光的强度足够大,就会产生光电效应

4.解答题(共3题)

16.
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个静止的质量为M的木块,一颗质量为的子弹以初速0水平射入木块,且陷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设冲击过程中木块的运动位移为s,子弹所受阻力恒定。试证明:s<d
17.
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倾角30º为的光滑斜面(固定)顶端由静止释放,斜面高5m,求物体从斜面顶端滑到物体的动量变化底端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多少?物体的动量变化为多少?
18.
如图所示,ABC是光滑轨道,其中BC部分是半径为R的竖直放置的半圆.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放在轨道水平部分,木块被水平飞来的质量为m的子弹射中,并滞留在木块中.若被击中的木块沿轨道能滑到最高点C,已知木块对C点的压力大小为(M+m)g,求:子弹射入木块前瞬间速度的大小.

5.实验题(共2题)

19.
在学习了“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后,得出了动量守恒定律,反过来我们可以利用该实验中的有关方案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的变化情况。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实验过程:
(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1m2
(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0),用滑块1以初速度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6)先根据   ④ 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的矢量和。
实验数据:m1=0.324kg m2="0.181kg" L=1.00×10-3m


滑块1
滑块2
碰前系统动量kgms-1
碰后系统动量kgms-1
/ms-1
/ms-1
/ms-1
/ms-1


(+)
1
0.290
0.184
0
0.184
0.094
 ⑤
 
  ⑥ 
 
2
0.426
0.269
0
0.269
 ⑦
 
 ⑧
 
0.136
结论:   ⑨  
 
 
20.
(1)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在小车A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A使它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装置如图1所示,在小车A后连着纸带,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以达到_______。

(2)打点纸带,并将测得各记数点间距标在下面(如图2),A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车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段来计算A车和B车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填“AB”或“BC”,或“CD”或“DE”)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1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