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相距15m的甲、乙两质点在t=0时刻开始沿同一直线相向运动,甲在前,乙在后。它们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3s内,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小 |
B.t=3s时,甲的加速度为零 |
C.0~5s内,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
D.t=5s时,甲、乙相遇 |
2.
[河北石家庄2018质检]飞艇常常用于执行扫雷、空中预警、电子干扰等多项作战任务.如图所示为飞艇拖曳扫雷器具扫除水雷的模拟图.当飞艇匀速飞行时,绳子与竖直方向恒成
角.已知扫雷器具质量为
,重力加速度为
,扫雷器具所受浮力不能忽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扫雷器具受3个力作用 |
B.绳子拉力大小为![]() |
C.海水对扫雷器具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大小小于绳子拉力的大小 |
D.绳子拉力的大小一定大于![]() |
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在质量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与地面间摩擦系数为μ1,物块与木板间摩擦系数为μ2,已知木板处于静止状态,那么木板所受地面摩擦力的大小是( )


A.μ2mg |
B.μ1(m+M)g |
C.μ1Mg |
D.μ1Mg+μ2mg |
4.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斜面A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B与斜面间无摩擦.在水平向左的推力F作用下,A与B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者无相对滑动.已知斜面的倾角为θ,物体B的质量为m,则它们的加速度a及推力F的大小为( )


A.a=gsin θ,F=(M+m)g(μ+sin θ) |
B.a=gcos θ,F=(M+m)gcos θ |
C.a=gtan θ,F=(M+m)g(μ+tan θ) |
D.a=gcot θ,F=μ(M+m)g |
5.
如图所示,物体以恒定的速率沿圆弧AB作曲线运动,对它的运动分析可知( )


A.因为它的速率恒定不变,故作匀速运动 |
B.它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可能在同一直线上 |
C.该物体受的合外力可能等于零 |
D.该物体受的合外力一定不等于零 |
6.
如图所示,a、b、c、d为四颗地球卫星,a静止在地球赤道表面还未发射,b是近地轨道卫星,c是地球同步卫星,d是高空探测卫星。若b、c、d的运动均可看作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向心加速度小于a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 |
B.在相同时间内b、c、d转过的弧长相等 |
C.c在4小时内转过的圆心角为![]() |
D.d的运动周期可能为20小时 |
7.
研究表明,地球自转在逐渐变慢,3亿年前地球自转的周期约为22小时。假设这种趋势会持续下去,地球的其他条件都不变,未来人类发射的地球同步卫星与现在的相比
A.距地面的高度变大 |
B.向心加速度变大 |
C.线速度变大 |
D.角速度变大 |
8.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个半径为R的圆弧轨道。半径OA水平、OB竖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自A正上方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2R,重力加速度为g,则小球从P到B的运动过程中


A.重力做功2mgR |
B.机械能减少mgR |
C.合外力做功mgR |
D.克服摩擦力做功![]() |
2.多选题- (共3题)
9.
(多选) 如图,从竖直面上大圆(直径d)的最高点A,引出两条不同的光滑轨道,端点都在大圆上,同一物体由静止开始,从A点分别沿两条轨道滑到底端,则下列正确的是( )


A.所用的时间相同 | B.重力做功都相同 |
C.机械能不相同 | D.到达底端的动能不相等 |
10.
如图所示,N、M、B分别为半径等于0.1m的竖直光滑圆轨道的左端点,最低点和右端点,B点和圆心O等高,连线N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现从B点正上方某处A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0.1kg的小球,进入圆轨道后,从N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2m/s,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间的竖直高度为0.12m
B. 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2.4N
C. 小球经过M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4.4N
D. 小球从A点到M点的过程中所变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A. A、B间的竖直高度为0.12m
B. 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2.4N
C. 小球经过M点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为4.4N
D. 小球从A点到M点的过程中所变重力的功率一直增大
11.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小物块相连,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物块位于O点(图中未标出)。物块的质量为m,AB=a,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用水平向右的力将物块从O点拉至A点,拉力做的功为W。撤去拉力后物块由静止向左运动,经O点到达B点时速度为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上述过程中( )


A.物块在A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时弹性势能 |
B.物块在O点时动能最大 |
C.物块在B点时,弹簧的弹性势能大于W-![]() |
D.经O点时,物块的动能小于W-μmga |
3.解答题- (共2题)
12.
如图,质量为M =1kg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与水平面间动摩擦因数μ1=0.1、现有一质量为m="2kg" 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以v0 =3m/s的水平速度从左端滑上木板,铁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μ2=0.2。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2)木板的最大速度多大?
(3)从木板开始运动至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1)铁块刚滑上木板时,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分别多大?
(2)木板的最大速度多大?
(3)从木板开始运动至停止的整个过程中,木板与地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13.
如图所示,QB段为一半径为R=1 m的光滑圆弧轨道,AQ段为一长度为L=1 m的粗糙水平轨道,两轨道相切于Q点,Q在圆心O的正下方,整个轨道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物块P的质量为m=1 kg(可视为质点),P与AQ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若物块P以速度v0从A点滑上水平轨道,到C点后又返回A点时恰好静止。(取g=10 m/s2)求:

(1)v0的大小;
(2)物块P第一次刚通过Q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1)v0的大小;
(2)物块P第一次刚通过Q点时对圆弧轨道的压力。
4.实验题- (共2题)
14.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 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桶和砂的总重量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b ,则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绳对小车的拉力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b ,则中的直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的力F理论上指__________,而实验中却用_________表示。(选填字母符号)
A.砂和砂桶的重力 B.绳对小车的拉力
15.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可以提供输出电压为6 V的交变电流和直流电,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 Hz.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测量并分析,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其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2)这位同学进行正确测量后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D、E、F为六个计数点.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可得出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他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算出各点的速度
,量出下落距离h,并以
为纵轴、以h为横轴画出
图象,应是下列图中的_________.

(4)他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对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挡光时间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h,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铁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__________.如果
满足关系式________,就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他进行了下面几个操作步骤:
A.按照图示的装置安装器件;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直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打出一条纸带;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能是否等于其增加的动能.
其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操作不当的步骤是________.(填选项字母)
(2)这位同学进行正确测量后挑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其中O点为起始点,A、B、C、D、E、F为六个计数点.根据纸带上的测量数据,可得出打B点时重锤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他根据纸带上的数据算出各点的速度




(4)他进一步分析,发现本实验存在较大误差,为此对实验设计进行了改进,用如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电磁铁控制的小铁球从A点自由下落,下落过程中经过光电门B时,通过与之相连的毫秒计时器(图中未画出)记录挡光时间t,用毫米刻度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h,用游标卡尺测得小铁球的直径d.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前应调整光电门位置使小铁球下落过程中球心通过光电门中的激光束.小铁球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