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t图象,在t1和t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1和v2,则时间由t1到t2的过程中( )


A.速度不断增大 | B.加速度不断增大 |
C.位移不断增大 | D.平均速度![]() |
2.
类比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直线运动,教科书中讲解了由
图象求位移的方法。请你借鉴此方法分析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由![]() ![]() ![]() |
B.由![]() ![]() ![]() |
C.由![]() ![]() ![]() |
D.由![]() ![]() ![]() |
3.
一根自然长度为L0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面上,另一端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整体伸长了L.如果研究其中自然长度为
的一小段,则它受到的弹力大小及伸长量分别为( )



A.![]() ![]() | B.F,![]() | C.F,![]() | D.![]() ![]() |
4.
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向左拉动B,使其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T,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绳上拉力T与水平恒力F大小相等 |
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
D.若木板B以2v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 |
5.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教室中站在体重计上研究超重与失重。她由稳定的站姿变化到稳定的蹲姿称为“下蹲”过程;由稳定的蹲姿变化到稳定的站姿称为“起立”过程。关于她的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起立”过程,才能出现失重的现象 |
B.只有“下蹲”过程,才能出现超重的现象 |
C.“起立”、“下蹲”的过程,都能出现超重和失重的现象 |
D.“起立”的过程,先出现失重现象后出现超重现象 |
6.
在平抛物体运动过程中,某一时刻测得物体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为60°,若已知物体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10 m/s,g取10m/s2,则物体从抛出到该时刻经历的时间为
A.1s | B.![]() | C.![]() | D.2s |
7.
物体在引力场中具有的势能叫引力势能。取两物体相距无穷远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m0的质点到质量为M0的引力源中心的距离为r0时,其引力势能为
(式中G为引力常数)。质量为m的人造地球卫星以圆形轨道环绕地球飞行,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力作用,卫星的圆轨道半径从r1逐渐减小到r2,在这个过程中空气阻力做功为Wf,则在下面给出的Wf的四个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8.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顺时针运行。将一个物体轻轻放在传送带底端,第一阶段物体被加速到与传送带具有相同的速度,第二阶段与传送带相对静止,匀速运动到达传送带顶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第二阶段物体不受摩擦力作用 |
B.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正功,第二阶段摩擦力对物体不做功 |
C.第一阶段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第一阶段物体动能的增加 |
D.物体从底端到顶端全过程机械能的增加等于全过程摩擦力对物体做的功 |
9.
我国女子短道速滑队在2013年世锦赛上实现女子3000m接力三连冠。观察发现,“接棒”的运动员甲提前站在“交棒”的运动员乙前面,并且开始向前滑行,待乙追上甲时,乙猛推甲一把,使甲获得更大的速度向前冲出。在乙推甲的过程中,忽略运动员与冰面间在水平方向上的相互作用,则( )


A.甲对乙的冲量一定等于乙对甲的冲量 |
B.甲、乙的动量变化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C.甲的动能增加量一定等于乙的动能减少量 |
D.甲对乙做多少负功,乙对甲就一定做多少正功 |
10.
某同学特别喜欢逛玩具商店,一次逛店时一件玩具引起了他的极大兴趣,玩具的主体部分是由5个完全相同的弹性小球组成,如图所示,小球由等长轻线悬挂并排处于同一水平高度,对此玩具装置作出的如下判断,你认为正确的是


A.如果将最右边的1个小球提起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该小球碰撞后几乎反弹到同一高度,另几个小球几乎保持原地不动 |
B.如果将最右边的2个小球一起(不改变位置关系)提起一定高度由静止释放,则这2个小球与左方小球碰撞后立即反弹,另3个小球立即向左运动 |
C.如果将最右边的3个小球一起(不改变位置关系)提起一定的高度由静止释放,则发生碰撞后,这5个小球一起向左运动 |
D.无论一次提起几个小球,这些小球将依次发生弹性碰撞,速度互换,最终表现为一侧下去几个小球,另一侧将起来等数量的几个小球 |
11.
高速水流切割是一种高科技工艺加工技术,为完成飞机制造中的高难度加工特制了一台高速水流切割机器人,该机器人的喷嘴横截面积为10-7m2,喷嘴射出的水流速度为103m/s,水的密度为1×103kg/m3,设水流射到工件上后速度立即变为零。则该高速水流在工件上产生的压力大小为
A.1000N | B.100N | C.10N | D.1N |
2.选择题- (共2题)
13.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2016年11月中旬开始,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预警。21日凌晨北京如期迎来冬天的第一场雪,但未见暴雪。当日上午,中国气象台官方微博为此向市民道教。其文如下:原约定于今天来的暴雪,因半路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这场雪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也肯定不会大,请市民原谅!老天爷不容易,气象台就更难了!具体情况等下完后气象台会向市民汇报。气象台温馨提醒,今天下午如果不下雪,明天不下雪的话,这两天就没有雪了。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
这种道歉方式瞬间引起网络热议。你能否接受这样的道歉方式?请陈述理由。
3.多选题- (共2题)
14.
下列关于功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有阻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不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
B.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改变量 |
C.物体的重力势能是物体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其大小与势能零点的选取有关 |
D.运动物体动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重力势能的增加量 |
15.
一列简谐横波,在t=1.0s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图乙是这列波中质点P的振动图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波的振动周期为4s |
B.该波的振动振幅为0.2cm |
C.该波的传播方向向左 |
D.该波的传播速度为0.50m/s |
4.解答题- (共5题)
16.
飞船在远离星球的宇宙深处航行时,可以认为其它星体对飞船的万有引力作用很微弱,可忽略不计。此时飞船将不受外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运动,设想有一质量为M的宇宙飞船,正以速度v0在宇宙中飞行。飞船可视为横截面积为S的圆柱体(如图1所示)。某时刻飞船监测到前面有一片尘埃云。

(1)已知在开始进入尘埃云的一段很短的时间△t内,飞船的速度减小了△v,求这段时间内飞船受到的阻力大小。
(2)已知尘埃云分布均匀,密度为ρ。假设尘埃碰到飞船时,立即吸附在飞船表面。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飞船将不断减速。通过监测得到飞船速度的倒数“1/v”与飞行距离“x”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飞船的速度由v0减小1%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及所用的时间。


(1)已知在开始进入尘埃云的一段很短的时间△t内,飞船的速度减小了△v,求这段时间内飞船受到的阻力大小。
(2)已知尘埃云分布均匀,密度为ρ。假设尘埃碰到飞船时,立即吸附在飞船表面。若不采取任何措施,飞船将不断减速。通过监测得到飞船速度的倒数“1/v”与飞行距离“x”的关系如图2所示。求飞船的速度由v0减小1%的过程中发生的位移及所用的时间。
17.
如图所示,质量m=0.20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固定的粗糙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v=4.0m/s。已知斜面的倾角θ=37°,斜面长度L=4.0m,sin37°=0.60,cos37°=0.80,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在整个下滑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冲量.

(1)滑块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大小;
(2)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3)在整个下滑过程中重力对滑块的冲量.
18.
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等效替代、类比、微小量放大等方法来研究问题,如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一百多年后,卡文迪许利用微小量放大法由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的数值,如图所示是卡文迪许扭秤实验示意图。卡文迪许的实验常被称为是“称量地球质量”的实验,因为由G的数值及其他已知量,就可计算出地球的质量,卡文迪许也因此被誉为第一个称量地球的人。

(1)若在某次实验中,卡文迪许测出质量分别为m1、m2相距为r的两个小球之间引力的大小为F,求万有引力常量G;
(2)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请推导出地球质量M;
(3)取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地球质量M=6.0×1024kg,月球质量m=7.3×1022kg,月地距离r=3.8×105km,计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若在某次实验中,卡文迪许测出质量分别为m1、m2相距为r的两个小球之间引力的大小为F,求万有引力常量G;
(2)若已知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请推导出地球质量M;
(3)取万有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地球质量M=6.0×1024kg,月球质量m=7.3×1022kg,月地距离r=3.8×105km,计算月球和地球之间的万有引力大小。(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9.
如图所示,用长l="0." 5m的细线悬挂质量M=990g的木块,静止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一颗质量m=10g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200m/s射入木块,瞬间留在木块中,接着和木块共同上摆。取g=10m/s2。求:

(1)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它们共同速度的大小v:
(2)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细线施加的拉力大小T;
(3)木块向右摆动的最大摆角θ。

(1)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它们共同速度的大小v:
(2)子弹射入木块后瞬间,细线施加的拉力大小T;
(3)木块向右摆动的最大摆角θ。
20.
如图1所示,一根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小球(可视为质点),弹簧处于原长时小球位于O点.将小球从O点由静止释放,小球沿竖直方向在OP之间做往复运动,如图2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某一位置A时动能为Ek1,重力势能为EP1,弹簧弹性势能为E弹1,经过另一位置B时动能为Ek2,重力势能为EP2,弹簧弹性势能为E弹2.请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证明:小球由A运动到B 的过程中,小球、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2)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以O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O﹣x,如图2所示.
a.请在图3中画出小球从O运动到P的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相对于O点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根据F﹣x图象求:小球从O运动到任意位置x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W,以及小球在此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弹;
b.已知小球质量为m.求小球经过OP中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v.

(1)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经过某一位置A时动能为Ek1,重力势能为EP1,弹簧弹性势能为E弹1,经过另一位置B时动能为Ek2,重力势能为EP2,弹簧弹性势能为E弹2.请根据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证明:小球由A运动到B 的过程中,小球、弹簧和地球组成的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
(2)已知弹簧劲度系数为k.以O点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为x轴正方向,建立一维坐标系O﹣x,如图2所示.
a.请在图3中画出小球从O运动到P的过程中,弹簧弹力的大小F随相对于O点的位移x变化的图象.根据F﹣x图象求:小球从O运动到任意位置x的过程中弹力所做的功W,以及小球在此位置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弹;
b.已知小球质量为m.求小球经过OP中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v.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