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9题)
4.
如图所示,从A、B两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加速度随半径变化的关系图线中可以看出()

A. B物体运动时,其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B. B物体运动时,其角速度不变
C. A物体运动时,其角速度不变
D. A物体运动时,其线速度随r的增大而减小

A. B物体运动时,其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B. B物体运动时,其角速度不变
C. A物体运动时,其角速度不变
D. A物体运动时,其线速度随r的增大而减小
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希腊科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静止不动的,太阳、月亮以及其他行星都绕地球运动 |
B.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
C.“日心说”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的 |
D.开普勒定律描述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推动了对天体动力学的研究 |
6.
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为a1,地面附近卫星的加速度为a2,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为a3,则()
A.a1> a2> a3 | B.a3> a2> a1 |
C.a2> a3> a1 | D.a2>a1>a3 |
7.
下列运动过程中满足机械能守恒的是( )
A.子弹向空中射出沿弹道轨道运动 |
B.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
C.物体沿粗糙圆弧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滑行的过程 |
D.小孩在秋千上荡秋千的过程(不计空气阻力) |
9.
物体在合外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 s~2 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A.在0~1 s内,合外力做正功
B.在0~2 s内,合外力总是做负功
C.在1 s~2 s内,合外力不做功
D.在0~3 s内,合外力总是做正功
2.选择题- (共6题)
10.如图所示实验中,开关以下部分盛满酒精,往开关以上部分加水至图示位置后,打开开关使水和酒精混合均匀,将看到的现象是{#blank#}1{#/blank#},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blank#}2{#/blank#}.
11.如图所示实验中,开关以下部分盛满酒精,往开关以上部分加水至图示位置后,打开开关使水和酒精混合均匀,将看到的现象是{#blank#}1{#/blank#},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blank#}2{#/blank#}.
12.如图所示实验中,开关以下部分盛满酒精,往开关以上部分加水至图示位置后,打开开关使水和酒精混合均匀,将看到的现象是{#blank#}1{#/blank#},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blank#}2{#/blank#}.
3.多选题- (共4题)
17.
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
B.做变速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
C.做抛体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
D.若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
18.
质量为m的物体从地面上方H高处无初速度释放,落在水平地面后砸出一个深为h的坑,如图所示,则在整个过程中( )


A.重力对物体做功为mgH |
B.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H) |
C.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为mg(h+H) |
D.地面对物体平均阻力大小为mg(h+H)/h |
19.
半径为r和R(r<R)的光滑半圆形槽,其圆心均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分别自半圆形槽左边缘的最高点无初速地释放,在下滑过程中两物体 ( )


A.机械能均逐渐减小 |
B.经最低点时动能相等 |
C.在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相等 |
D.在最低点的机械能相等 |
4.解答题- (共2题)
2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滑块从高为h的光滑圆弧形槽的顶端A处无初速度地滑下,槽的底端B与水平传送带相接,传送带的运行速度恒为v0,两轮轴心间距为L,滑块滑到传送带上后做匀加速运动,滑到传送带右端C时,恰好加速到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求:

(1)滑块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vB;
(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此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产生的热量Q.

(1)滑块到达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vB;
(2)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此过程中,由于克服摩擦力做功而产生的热量Q.
21.
如图所示,质量m=1kg的小球(可看成质点),从距离一固定于水平面的半圆形槽上沿高H=5m处自由下落,接着沿半圆形槽壁运动,半圆槽半径R=0.5m。小球第一次到达槽最低点时速率为10m/s,并继续沿槽壁运动直到从槽左端边缘飞出,如此反复几次,设摩擦力大小恒定不变,小球与槽壁相碰时不损失能量,不计空气阻力,求:(取g=10m/s2)

(1)从开始直到小球停止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小球第一次离槽上升距槽上沿的高度h。

(1)从开始直到小球停止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2)小球第一次离槽上升距槽上沿的高度h。
5.实验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9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