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3题)
2.单选题- (共1题)
4.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 0.20kg的物体,在F1、F2两力作用下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0.6N,则其中F1= 0.6N,那么F2不可能的是


A.1.3N | B.0.7N | C.0.6N | D.0.2N |
3.多选题- (共2题)
5.
如图所示,平直路面上有A、B两块挡板,相距6m,一物块以8m/s的初速度从紧靠A板处出发,在A、B两板间作往复匀减速运动。物块每次与A、B板碰撞均以原速被反弹回去,现要求物块最终停在距B板2m处,已知物块和A挡板只碰撞了一次,则物块的加速度大小可能为:


A.1.2m/s2 | B.1.6m/s2 |
C.2m/s2 | D.2.4m/s2 |
6.
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子弹以速度v0射入木块,子弹可能穿出(如C、D),也可能不穿出(如A、B),如图所示。下列哪几组能反映(刚相对静止或刚穿出时)可能发生的情况
A.![]() | B.![]() |
C.![]() | D.![]() |
4.解答题- (共2题)
7.
如图,倾角为37°的斜面上一重力为50N的木块恰好匀速下滑,sin37° = 0.6.求:

(1)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3)用平行斜面的力向上推木块匀速上滑,该推力为多大?

(1)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为多少?
(2)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少?
(3)用平行斜面的力向上推木块匀速上滑,该推力为多大?
8.
(选修模块3—4)(18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介质来传播
B.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电磁波谱中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圆屏阴影中心的亮斑(泊松亮斑)是光的洐射现象造成的
C.雨后的彩虹和水平上的油膜都呈现彩色,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干涉引起的
C.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同一单摆放在地球不同位置,其振动周期一般是有差异的
(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已知波是向x正方向传播的,波速为v =" 20" m/s,则这列波的波长是 ▲ m,质点B此刻向y轴 ▲ 方向运动(填“正”或“负”),再经过 ▲ s ,C质点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

(4)某直玻璃棒折射率为n =
,长度为15cm,光在真空中的速度C = 3.0×108m/s ,从左端面以450入射角进入光纤的光:

①在玻璃棒中的折射角为多少?
②经过多长时间从右端面出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磁波和机械波一样依赖介质来传播
B.考虑相对论效应,一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长总比静止时的杆长短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相邻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D.电磁波谱中按频率从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x射线、γ射线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圆屏阴影中心的亮斑(泊松亮斑)是光的洐射现象造成的
C.雨后的彩虹和水平上的油膜都呈现彩色,它们都是由于光的干涉引起的
C.赫兹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D.同一单摆放在地球不同位置,其振动周期一般是有差异的
(3)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的图象,A、B、C是介质中的三个质点.已知波是向x正方向传播的,波速为v =" 20" m/s,则这列波的波长是 ▲ m,质点B此刻向y轴 ▲ 方向运动(填“正”或“负”),再经过 ▲ s ,C质点第一次经过平衡位置。

(4)某直玻璃棒折射率为n =


①在玻璃棒中的折射角为多少?
②经过多长时间从右端面出射?
5.实验题- (共2题)
9.
有一个同学用如下方法测定动摩擦因数:用同种材料做成的AB、BD平面(如图所示),AB面为一斜面,高h,长L1,BD是一足够长的水平面,两面在B点接触良好且为弧形,现让质量为m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滑下,到达B点后顺利进入水平面,最后滑到C点而停止,并测出
,小滑块与两个平面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由以上数据可以求出物块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__。


10.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_______;②_______.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1)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明显错误或不当:①_______;②_______.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打点A、B、C、D、E、F为计数点,测得点A到B、C、D、E、F的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若打点的频率为f,则打E点时重物速度的表达式为vE=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速度的二次方(v2)与距离(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m/s2.
(3)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为9.8m/s2,你认为该同学测量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3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