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9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668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12

1.单选题(共2题)

1.
质量为m的汽车以恒定的功率P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汽车匀速行驶时的速率为v1,则当汽车的速率为v2(v2<v1)时,汽车的加速度为
A.B.C.D.
2.
如图所示,匀强磁场B垂直于正方形导线框平面,且边界恰与线框重合,导线框各边电阻均为r,现欲从磁场以相同速率匀速拉出线框,使线框边ab间电势差最大,则应沿何方向拉出
A.沿甲方向拉出B.沿乙方向拉出
C.沿丙方向拉出D.沿丁方向拉出

2.多选题(共3题)

3.
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细线相连悬挂于O点,用力F拉小球a,使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如图所示,则F的大小
A.可能为mgB.可能为mg
C.可能为mgD.可能为mg
4.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有一个闭合导线框ACDE(由细软导线制成)挂在两固定点A.D上,水平线段AD为半圆的直径,在导线框的E处有一个动滑轮,动滑轮下面挂一重物,使导线处于绷紧状态。在半圆形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有界匀强磁场。设导线框的电阻为r,圆的半径为R,在将导线上的C点以恒定角速度ω(相对圆心O)从A点沿圆弧移动的过程中,若不考虑导线中电流间的相互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方向先逆时针,后顺时针
B. 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图中 ∠ADC=30°位置的过程中,通过导线上C点的电量为
A.当C沿圆弧移动到圆心O的正上方时,导线框中的感应电动势最大
B.在C从A点沿圆弧移动到D点的过程中,导线框中产生的电热为
5.
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图中电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且R1=R2,电键S原来闭合.现将S断开,则电压表的示数U、电流表的示数I、电阻R1上的功率P1、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U增大B.I增大C.P1减小D.P减小

3.填空题(共1题)

6.
用速度一定的中子轰击静止的锂核(),发生核反应后生成氚核和α粒子,则核反应方程为________;生成的氚核速度方向与中子的初速度方向相反,α粒子的速度为v,氚核与α粒子的速率之比为7:8,已知质子、中子质量均为m,光速为c,核反应过程中放出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氚核和α粒子的动能,则中子的初速度v0=________,此反应过程中质量亏损为________.

4.解答题(共4题)

7.
两个相同的小球A和B,质量均为m,用长度相同的两根细线把A、B两球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长度相同的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一水平方向的力F作用在小球A上,此时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如果不考虑小球的大小,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则:

(1)OB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2)OA绳对小球的拉力为多大?
(3)作用力F为多大?
8.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30°,其上A、B两点间的距离为L=5 m,传送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以1m/s的速度匀速运动,现将一质量为m=10 kg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轻放在传送带的A点,已知小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在传送带将小物体从A点传送到B点的过程中,求:

(1)传送带对小物体做的功____;
(2)电动机做的功____.
9.
如图所示,质量为m=2 kg的物块A从高为h=0.2 m的光滑固定圆弧轨道顶端由静止释放,圆弧轨道底端的切线水平,物块A可从圆弧轨道的底端无能量损失地滑上一辆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小车B,且物块A恰好没有滑离小车B.已知小车B的长度为l=0.75 m,质量M=6 kg,重力加速度为g=10 m/s2,求:

(1)物块A与小车B间的动摩擦因数;
(2)当物块A相对小车B静止时小车B运动的位移.
10.
如图所示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6.4m/s.求:

①这列波的周期;
②平衡位置在x=4cm处的质点在0~0.05s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结果可用根号表示)

5.实验题(共1题)

11.
物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端装有定滑轮;木板上有一滑块,其一端与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另一端通过跨过定滑轮的细线与托盘连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开始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砝码,滑块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小点.

①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较为理想的纸带,如下图所示,从清晰的O点开始,每隔4个点取一计数点(中间4个点没画出),分别记为A、B、C、D、E、F,测得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为OA=1.61 cm,OB=4.02 cm,OC=7.26 cm,OD=11.30 cm,OE=16.14 cm,OF=21.80 cm,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由此纸带可得到打E点时滑块的速度vE=______m/s,此次实验滑块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②为测量动摩擦因数,下列物理量中还应测量的有_____.(填入所选物理量前的字母)
A、木板的长度l
B、木板的质量m1
C、滑块的质量m2
D、滑块运动的时间t
E、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3
③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用被测物理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加速度为g).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