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区北京汇文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655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9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分别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时弹簧是水平的,若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形变量为
A.B.
C.D.
2.
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A.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B.以大小为g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C.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加速下降
D.以大小为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3.
已知一颗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的周期为T1,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 2,万有引力常量为
A.根据这些已知量可以求出(    )
B.该行星到太阳的距离C.卫星绕该行星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
D.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E.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
4.
汽车以初速度v0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设功率P 恒定不变,受到的阻力(不包括汽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v  − t图像可能是(   )
A.B.
C.D.
5.
矩形滑块由不同材料的上、下两层粘在一起组成,将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 水平射向滑块.若射击上层,则子弹刚好不穿出;若射击下层,整个子弹刚好嵌入,则上述两种情况比较,说法正确是(   )

①两次子弹对滑块做功一样多   ②两次滑块所受冲量一样大
③子弹嵌入下层过程中对滑块做功多 ④子弹击中上层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多
A.①④B.②④C.①②D.②③
6.
图甲所示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 20秒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这列波中P 点的振动图线,那么该波的传播速度和传播方向是(  )
A.v =" 25cm/" s  ,向左传播B.v =" 50cm/" s,向左传播
C.v =" 25cm/" s,向右传播D.v =" 50cm/" s,向右传播
7.
图甲是某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这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将一负电荷从A点自由释放,负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电场线从A到B运动过程中的v-t图线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点电势的高低和场强的大小,可得()

A. φAB     B. φA<φB     C. EA=EB     D. EA<EB

2.选择题(共11题)

8.a m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状况(常温、常压)气体体积共缩小2a mL,这三种烃不可能的组合是(   )
9.

某同学将标枪以速度v0斜向上投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v0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

10.

某同学将标枪以速度v0斜向上投出,v0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v0沿水平方向的分速度为(   )

11.某校学生会向全校1900名学生发起了爱心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的捐款金额,并用得到的数据绘制了如下统计图1和图2,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系列问题:

12.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3.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4.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15.

探寻复兴之路,铸造新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旭麓先生提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材料二“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议以庶政与国民共之,则中国之治强计日可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在辞去临时大总统时,孙中山认为,三民主义中的两个主义已经实现,接下来…最切实的举措,就是发展实业,改善民生.

材料四  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说:“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1918年至1919年元旦,李大钊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开始向国人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预言“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改编自岳麓版历史教材八上

材料五  “中国革命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前,因为没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运动结合起来,或者结合得不好,走了很多弯路,吃了很多的亏,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1935年起,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比较好的结合起来…“    ﹣﹣毛泽东与周世钊的谈话

全党同志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一切工作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努力实现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16.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17.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年份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20年5015~20——10
1870年32101323
1896~1900年2071730
1913年1461636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321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3.填空题(共2题)

19.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其下端的切线是水平的,轨道的百度可忽略不计.将小铁块从轨道的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铁块轨道下滑.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若测得轨道末端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小铁块从轨道冰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小铁块从轨道末端飞出时的速度__________.
)若轨道粗糙,现提供的实验测量工具只有天平和直尺,为求小铁块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在已测得后,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简要说明实验中所要测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小铁块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已知条件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若在竖直木板上固定一张坐标纸(如图乙所示),并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坐标原点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轴与重垂线重合,轴水平.实验中使小铁块每次都从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并沿轨道水平抛出.依次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铁块在水平挡板上的多个落点,在坐标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迹连成小铁块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汤河口得到相应的坐标()、()()…….利用这些数据,在以为纵轴、为横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的图线,可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测得该直线的斜率为,则小的块从轨道末端飞出的速度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20.
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一电荷量q=" +1.0" × 10−8 C的点电荷在A 点所受电场力F=" 2.0" × 10−4 N.则A 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__________,该点电荷所受电场力F 的方向_______(向左或向右).

4.解答题(共4题)

21.
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决不允许别国侵占,近期,为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我人民海军为此进行登陆演练,假设一艘战舰因吨位大吃水太深,只能停锚在离海岸登陆点s=1km处。登陆队员需要从较高的军舰甲板上,利用绳索下滑到登陆快艇上再行登陆接近目标,若绳索两端固定好后,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0°,为保证行动最快,队员甲先无摩擦自由加速滑到某最大速度,再靠摩擦匀减速滑至快艇,速度刚好为零,在队员甲开始下滑时,队员乙在甲板上同时开始向快艇以速度v0=m/s平抛救生圈,第一个刚落到快艇,接着抛第二个,结果第二个救生圈刚好与甲队员同时抵达快艇,若人的质量m,重力加速度g=10m/s2,问:

(1)军舰甲板到快艇的竖直高度H等于多大?队员甲在绳索上运动的时间t0是多长?
(2)若加速过程与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则队员甲在何处速度最大?最大速度多大?
(3)若登陆艇额定功率5KW,载人后连同装备总质量103kg,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功率向登陆点加速靠近,到达岸边时刚好能达到最大速度10m/s,则登陆艇运动的时间t'是多大?
22.
如图所示,带有挡板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轻弹簧放置在木板上,右端与挡板相连,左端位于木板上的B点.开始时木板静止,小铁块从木板上的A点以速度v0=4.0m/s正对着弹簧运动,压缩弹簧,弹簧的最大形变量xm=0.10m;之后小铁块被弹回,弹簧恢复原长;最终小铁块与木板以共同速度运动.已知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时,弹簧的弹性势能Ep=kx2,式中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长木板质量M=3.0kg,小铁块质量m=1.0kgk=600N/mAB两点间的距离d=0.50m.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不计空气阻力.
(1)求当弹簧被压缩最短时小铁块速度的大小v
(2)求小铁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3)试通过计算说明最终小铁块停在木板上的位置.
23.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AB与以O点为圆心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D相切于B点,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0.30m。在水平轨道上A点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2=0.12kg的物块2,现有一个质量m1=0.06kg的物块1以一定的速度向物块2运动,并与之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撞后物块2的速度v2=4.0m/s。物块均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物块2运动到B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发生碰撞前物块1的速度大小;
(3)若半圆形轨道的半径大小可调,则在题设条件下,为使物块2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其半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24.
一束初速不计的电子流在经U= 5000V的加速电压加速后,在距两极板等距处垂直进入平行板间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若板间距离d = 1.0cm,板长l = 5.0cm,(电子带电量为e,质量为m),则:

(1) 推导出v0的表达式;
(2) 要使电子能从平行板间飞出,两个极板上最多能加多大电压?

5.实验题(共1题)

25.
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1) 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   
B.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
C.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D.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
(2) 如图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m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cm、精度为1mm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T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1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