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四次统练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654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3/20

1.单选题(共12题)

1.
下列物理量中,表示另一物理量变化率的是
A.位移B.加速度C.动能D.周期
2.
如图,光滑固定斜面的倾角为30°,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4∶1,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分别与A和地面相连,开始时A、B离地高度相同。在C处剪断轻绳,当B落地前瞬间,A、B的速度大小之比为(    )

A. 1:1
B. 2:1
C. 1:3
D. 1:2
3.
2013年6月20日,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舱内授课,演示了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小球运动过程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 )
A.速度B.动能C.加速度D.合外力
4.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发射升空后,于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在轨飞行30天。如图所示,圆心轨道I为“天宫二号”运行轨道,圆心轨道II为“神舟十一号”运行轨道,则   
A.“神舟十一号”在圆形轨道II的运行速率大于7.9km/s
B.“天宫二号”的运行周期小于“神舟十一号”的运行周期
C.“天宫二号”的运行速率小于“神舟十一号”的运行速率
D.“天宫二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神舟十一号”的向心加速度
5.
三峡水电站是我国最大的水力发电站, 平均水位落差约为100m,每秒约有1×104m3的水用来发电,水的重力势能约有20%转化为电能。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火电厂每发一度电大约需耗标准煤0.3kg,同时排放二氧化碳1kg。关于三峡水电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电平均功率约为2×1012W
B.每天的发电量约为4.8×107kW·h
C.相比于同功率的火电厂,每天约可减少煤炭消耗2×106kg
D.相比于同功率的火电厂,每天约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106kg
6.
某同学的质量为50kg,所骑自行车的质量为15 kg,设该同学在平直路面上正常骑行时脚踏自行车的功率为40W。若人与车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则正常骑行自行车时的速度大小约为
A.3m/sB.4m/sC.13m/sD.30m/s
7.
从大型加速器射出的电子束总能量约为500GeV(1GeV=1.6×10-10J),此能量最接近(    )
A.一只爬行的蜗牛的动能B.一个奔跑的孩子的动能
C.一辆行驶的轿车的动能D.一架飞行的客机的动能
8.
如图所示,在高为H的桌面上以速度v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当物体落到距地面高为h处的A点,不计空气阻力且以桌面为零势能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点机械能为
B.物体在A点机械能为
C.物体在A点动能为
D.物体在A点动能为
9.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悬挂一个小球, 手掌托小球使之缓慢上移, 弹簧恢复原长时迅速撤去手掌使小球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 取弹簧处于原长时的弹性势能为零。撤去手掌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刚撤去手掌瞬间, 弹簧弹力等于小球重力
B.小球速度最大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为零
C.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时, 小球速度为零
D.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10.
在x轴上,坐标原点x=0处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2=﹣1.0×10﹣8C的点电荷,则在x轴上( )
A.在x>0区域,场强方向沿x轴正方向
B.在x<0区域,电势沿x轴负方向降低
C.质子从x=1cm运动到x=5cm处,电势能减小
D.在x>0区域,场强沿x轴正方向逐渐减小
11.
如图所示为两个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点电荷,距离为d,电荷量分别为+Q 和﹣Q.在它们的水平中垂线上固定一根长为L、内壁光滑的绝缘细管,有一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管口射入,则小球
A.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受到的库仑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受到的库仑力最大值为
D.管壁对小球的弹力最大值为
12.
用图像把电场中各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形象表示出来,这对我们认识电场是很有好处的,下列哪位的物理学家提出了用电场线来表示电场的方法,现在被普遍地采用着(  )
A.牛顿B.安培
C.库仑D.法拉第

2.多选题(共4题)

13.
以下关于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轻、重物体下落一样快
B.伽利略创造了逻辑推理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C.卡文迪许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
D.牛顿提出了广义相对论
14.
如图所示是自行车转动机构的示意图,假设脚踏板每2s转1圈,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自行车前进的速度有多大,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
A.大齿轮的半径B.小齿轮的半径
C.后轮的半径D.链条的长度
15.
已知一个物体以10m/s的初速度做平抛运动,则当物体竖直位移的大小和水平位移的大小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了1s
B.物体的水平位移的大小为20m
C.物体的速度大小为m/s
D.物体的竖直速度与水平速度大小相等
16.
如图所示,小球以60J的初动能从A点出发,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从A经B到C,然后再下滑回到A点。已知从A到B点的过程中,小球动能减少了50J,机械能损失了10 J,则()
A.上升过程中合外力对小球做功-60J
B.整个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功-20J
C.下行过程中重力对小球做功48J
D.回到A点小球的动能为40J

3.解答题(共3题)

17.
如图所示,半径R=0.9 m的四分之一圆弧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 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8 m,质量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
(2)小滑块落地点距C点的距离。
18.
如图,与水平面夹角θ=37°的斜面和半径R=0.4m的光滑圆轨道相切于B点,且固定于竖直平面内.滑块从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释放,经B点后沿圆轨道运动,通过最高点C时轨道对滑块的弹力为零。已知滑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5。(g取10m/s2,sin37°=0.6,cos37°=0.8)求:

(1)滑块在C点的速度大小vC
(2)滑块在B点的速度大小vB
(3)A、B两点间的高度差h。
19.
如图所示,点电荷A的电荷量为Q,点电荷B的电荷量为q,相距为r 。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 ,求:

(1)电荷AB之间的库仑力大小;
(2)电荷A在电荷B所在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3)移去电荷B后,电荷A在原电荷B所在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

4.实验题(共1题)

20.
(1)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准备了以下实验器材:
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纸带、带细线的小盘、天平(带砝码)。还需要选用下列器材中的_________(填写器材下的字母);

(2)在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天平称量得到重锤质量m=0.3kg,打点计时器工作频率为50Hz,他们在实验中获得一条纸带如图所示,A、B、C、D、E、F为依次打下的点,根据纸带上的数据,可测得打下D点重锤的动能=_________J。某同学计算发现A到D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小于D点时重锤的动能,由此他得出结论:在重锤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不守恒。你认为他的观点是否正确?试说明原因。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2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