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628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11/9

1.单选题(共2题)

1.
某同学用一个空的“易拉罐”做实验,他在靠近罐底的侧面打一个小洞,用手指堵住洞口,向“易拉罐”里面注满水,再把它悬挂在电梯的天花板上。当电梯静止时,他移开手指,水就从洞口喷射出来,在水未流完之前,电梯启动加速上升。关于电梯启动前、后的两个瞬间水的喷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梯启动前后水的喷射速率不变B.电梯启动后水不再从孔中喷出
C.电梯启动后水的喷射速率突然变大D.电梯启动后水的喷射速率突然变小
2.
质量相等的A、B两物体(均可视为质点)放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受到水平恒力F1、F2的作用,同时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加速运动。经过时间t0和4t0,速度分别达到2v0v0时分别撤去F1F2,以后物体继续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两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对于上述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1F2的大小之比为8∶1
B. A、B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
C. 在2t0和3t0间的某一时刻B追上A
D. F1F2的冲量大小之比为3∶5

2.选择题(共6题)

3.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4.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5.

1959-1966年,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探索中的失误有哪些?探索中的成功又指什么?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国家
年份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1820年5015~20——10
1870年32101323
1896~1900年2071730
1913年1461636

材料二: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英国德国美国法国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321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

材料三: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20世纪初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请回答:
(1)从表一中看出1820年~1870年,世界头号工业国家是哪一个?该国成为头号工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表二中看出帝国主义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引起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出现了什么现象?
(3)由材料一到材料二主要工业国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你认为一个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重视什么?
(4)材料三中的“火药桶”是指什么地区?最终引爆这支“火药桶”的“火星”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 它对今天有什么警示?

7.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每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 。
A.北约总部地点    B.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地点    C.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地
8.请将下列事件发生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方框内。每填对一个给1分,共3分 。
A.北约总部地点    B.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地点    C.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发明地

3.多选题(共3题)

9.
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天宫1号”目标飞行器,“天宫1号”进入工作轨道后,其运行周期约为91min。预计随后不久将发射“神舟8号”飞船并与“天宫1号”在太空实现交会对接。若对接前的某段时间内“神舟8号”和“天宫1号”处在同一圆形轨道上顺时针运行,如图6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神舟8号”和“天宫1号”的角速度相同
B.“神舟8号”比“天宫1号”的角速度大
C.若“神舟8号”仅向运动的相反方向喷气加速,它将能在此轨道上和“天宫1号”相遇实现对接
D.若“神舟8号”仅向运动的相反方向喷气加速,它将不可能在此轨道上和“天宫1号”相遇实现对接
10.
如图所示,两个皮带轮顺时针转动,带动水平传送带以不变的速率v运行。将质量为m的物体A(可视为质点)轻轻放在传送带左端,经时间t后,A的速度变为v,再经过时间t后,到达传送带右端,则(    )
A.物体A由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
B.物体A由传送带左端到右端的平均速度为
C.传送带对物体A做的功为
D.传送带克服物体A对它的摩擦力所做的功为
11.
将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物体在距水平地面同一高度处,分别以v和2v的速度水平抛出,若不计空气阻力的影响,则
A.甲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它的动量变化都相同
B.甲物体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任何相等时间内它的动能变化都相同
C.两物体落地时动量对时间的变化率相同
D.两物体落地时重力的功率相同

4.填空题(共1题)

12.
如图甲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有一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弧形轨道,其下端的切线是水平的,轨道的百度可忽略不计.将小铁块从轨道的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铁块轨道下滑.最终落到水平地面上.若测得轨道末端距离水平地面的高度为,小铁块从轨道冰出到落地的水平位移为,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小铁块从轨道末端飞出时的速度__________.
)若轨道粗糙,现提供的实验测量工具只有天平和直尺,为求小铁块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在已测得后,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简要说明实验中所要测的物理量,并用字母表示)小铁块下滑过程克服摩擦力所做功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用已知条件及所测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若在竖直木板上固定一张坐标纸(如图乙所示),并建立直角坐标系,使坐标原点与轨道槽口末端重合,轴与重垂线重合,轴水平.实验中使小铁块每次都从固定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并沿轨道水平抛出.依次下移水平挡板的位置.分别得到小铁块在水平挡板上的多个落点,在坐标纸上标出相应的点迹,再用平滑曲线将这些点迹连成小铁块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一些汤河口得到相应的坐标()、()()…….利用这些数据,在以为纵轴、为横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做出的图线,可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测得该直线的斜率为,则小的块从轨道末端飞出的速度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5.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示,在倾角θ=37°的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kg的物体,其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20。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F="9.6" N的拉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已知sin37º=0.60,cos37º=0.80,g取10m/s2。求:

【小题1】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小题2】在物体的速度由0增加到2.0m/s的过程中,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
14.
如图所示,水平光滑轨道AB与以O点为圆心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D相切于B点,半圆形轨道的半径r=0.30m。在水平轨道上A点静止放置一质量为m2=0.12kg的物块2,现有一个质量m1=0.06kg的物块1以一定的速度向物块2运动,并与之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碰撞后物块2的速度v2=4.0m/s。物块均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

(1)物块2运动到B点时对半圆形轨道的压力大小;
(2)发生碰撞前物块1的速度大小;
(3)若半圆形轨道的半径大小可调,则在题设条件下,为使物块2能通过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其半径大小应满足什么条件。
15.
如图所示,A、B、C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质量均为m,其中物块A、B用轻弹簧相连,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物块的厚度及空气阻力均可忽略不计,且在下面所述的各过程中弹簧形变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小题1】若用力将物块A竖直向上缓慢提起,使物块B恰好能离开水平地面,求此过程中物块A被提起的高度。
【小题2】如果使物块C从距物块A高3x0处自由落下,C与A相碰后,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它们运动到最低点后又向上弹起,物块A刚好能回到使弹簧恢复为原长的位置。求C与A相碰前弹簧的弹性势能大小。
【小题3】如果将物块C从距物块A上方某处由静止释放, C与A相碰后立即一起向下运动但并不粘连。此后物块A、C在弹起过程中分离,其中物块C运动到最高点时被某装置接收,而物块A刚好能在物块B不离开地面的情况下做简谐运动。求物块C的释放位置与接收位置间的距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6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