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共4题)
1.
林则徐初到广州禁烟,西方多国领事特备西餐宴请.在吃冰激凌时,因为冒着“气”,林则徐以为很烫便张嘴吹了吹才吃,遭耻笑.事后,林则徐盛宴回请.端上来芋泥(闽菜一种甜食),芋泥不冒热气,乍看犹如凉菜,实则烫舌.果然众领事一见佳肴,纷纷舀起就吃,直烫得哇哇大叫.林则徐在一旁微笑不语.冰激凌周围冒着“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blank#}1{#/blank#}(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洋人“烫得哇哇大叫”是因为浮油阻碍了水的{#blank#}2{#/blank#}(填物态变化种类及伴随的吸热放热状态)。
2.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blank#}1{#/blank#}现象(汽化/液化);根据你的观察,在室内无风时,冰棍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blank#}2{#/blank#}(甲/乙)。
3.
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是{#blank#}1{#/blank#}现象(汽化/液化);根据你的观察,在室内无风时,冰棍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图{#blank#}2{#/blank#}(甲/乙)。
2.单选题- (共1题)
5.
关于惯性,以下说法中正确是( )
A.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受力情况均无关 |
B.人在走路时没有惯性,被绊倒时才有惯性 |
C.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有惯性,受到外力作用后惯性就被改变了 |
D.参加赛跑的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来是由于运动员有惯性,停下来后就没有惯性了 |
3.多选题- (共4题)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牛顿第一定律不是实验定律,因此是不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的 |
B.物体受到的合力为零时,它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不为零时,它的运动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都发生改变 |
D.蹦床运动员在空中的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 |
7.
一辆额定功率为P0的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速度V0开始匀加速行驶(此时还未达到额定功率),经过一段时间t0,恰好达到最大速度Vmax。设此过程该汽车所受的阻力恒为f,汽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为P,汽车所受的牵引力为F,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为V,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以下物理图象中能正确描述该汽车此时间内运动状况的是()

8.
一人把质量为m的球从静止开始举高h, 并获得速度为v, 则人对球做功是________,重力对球做功是________.(填以下选项中的序号)()
A.![]() | B.mgh | C.- mgh | D.mgh+![]() |
9.
如右图所示,小球从a处由静止自由下落,到b点时与弹簧接触,到c点时弹簧的弹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到d点时弹簧被
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当小球由a→b→
c→d运动过程中:( )

压缩到最短,若不计弹簧的质量和空气阻力,当小球由a→b→
c→d运动过程中:( )

A.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该“系统”指的是小球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B.小球在c点时的动能最大、小球在d点时弹簧弹性势能最大 |
C.由c到d点过程中,小球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
D.小球从b运动到d的过程中,小球一直做减速运动 |
4.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右图所示,半径R=0.9m的四分之一圆形光滑轨道竖直放置,圆弧最低点B与长为L=1m的水平面相切于B点,BC离地面高h=0.45m,C点与一倾角为θ= 30°的光滑斜面连接,质量为m=1.0 kg的小滑块从圆弧顶点D由静止释放,已知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1,取g=10m/s2.试求: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
(3)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离开C点后是直接落到地面上还是直接落到斜面上?
(1)小滑块刚到达圆弧的B点时对圆弧的压力?
(2)小滑块到达C点时的速度?
(3)通过计算说明小滑块离开C点后是直接落到地面上还是直接落到斜面上?

11.
在水平地面处,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阻力.求:
(1)球距地面多高处,它的重力势能是动能的2倍?
(2)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是重力势能的2倍时,它的速度多大?
(1)球距地面多高处,它的重力势能是动能的2倍?
(2)若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动能是重力势能的2倍时,它的速度多大?
5.实验题- (共1题)
12.
(1).在共点力合成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力的图示,如图。图上标出了F1、F2、F、F′ 四个力,其中______(填上述字母)不是由弹簧秤直接测得的;若F与F′的________基本相等,_______基本相同,说明共点力合成的平行四边行定则得到了验证。
(2).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
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字母表示)
皮条,橡皮条伸长,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2).在做“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中有以下实验步
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相应字母表示)
A.通过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和方向,从而改变橡皮条的伸长,再重复做几次; |
B.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和细绳的方向,按同样比例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 |
C.在桌面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的A点; |
D.记下两个弹簧秤的读数以及结点的位置,描下两条细绳的方向,在纸上按比例作出力F1和F2的图示,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作出)合力F; |
E.比较力F’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力F,看它们在实验误差范围内是否相等; |
F.用两条细绳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即结点),通过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拉橡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1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