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长汀、连城、上杭、武平、永定、漳平一中六校联考2018届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608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2/6

1.单选题(共8题)

1.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在第三个T时间内位移是5m,第三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6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是1 m/s2
B.第一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为2 m/s
C.时间间隔T="0.5" s
D.物体在第1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0.5 m
2.
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知(g取10m/s2)(  )
A.小球在前0.5 s内和后0.3 s内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小球在0.8 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 m/s,方向竖直向下
C.小球在0.8 s内的平均速率是1 m/s
D.小球在0.2s时刻和0.6s时刻速度相同
3.
如图所示,一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将三个形状不规则的石块成功叠放在一起,保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块b对a的支持力与a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石块b对a的支持力和a对b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C.石块c受到水平桌面向右的摩擦力
D.石块b对c的作用力一定竖直向下
4.
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7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5.
如图所示,竖直面内光滑的3/4圆形导轨固定在一水平地面上,半径为R.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水平地面正上方h高处的P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恰好从N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轨道.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适当调整高度h,可使小球从轨道最高点M飞出后,恰好落在轨道右端口N处
B.若h=2R,则小球在轨道最低点对轨道的压力为4mg
C.只有h≥2.5R时,小球才能到达圆轨道的最高点M
D.若h=R,则小球能上升到圆轨道左侧离地高度为R的位置,该过程重力做功为mgR
6.
如图所示,A、D分别是斜面的顶端、底端,B、C是斜面上的两个点,AB=BC=CD,E点在D点的正上方,与A等高.从E点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出质量相等的两个小球,球1落在B点,球2落在C点,关于球1和球2从抛出到落在斜面上的运动过程(  )

A. 球1和球2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1
B. 球1和球2动能增加量之比为2:1
C. 球1和球2抛出时初速度之比为:1
D. 球1和球2落到斜面上的瞬间重力的功率之比为1:
7.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C、叠放在水平转台上的小物体AB能始终随转台一起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ABC的质量分别为3m、2mmABB与转台、C与转台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BC离转台中心的距离分别为r和1.5r,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BA的摩擦力一定为3μmg
B.C与转台间的摩擦力等于AB两物体间摩擦力的二倍
C.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D.转台的角速度一定满足
8.
2017年6月19号,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出现变故,由于运载火箭的异常,致使卫星没有按照原计划进入预定轨道.经过航天测控人员的配合和努力,通过10次的轨道调整,7月5日卫星成功变轨.卫星变轨原理图如图所示,卫星从椭圆轨道Ⅰ远地点Q改变速度进入地球同步轨道Ⅱ,P点为椭圆轨道近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椭圆轨道Ⅰ运行时周期大于在同步轨道Ⅱ运行时的周期
B.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P点的速度小于在同步轨道Ⅱ的Q点的速度
C.卫星在椭圆轨道Ⅰ的机械能等于在同步轨道Ⅱ的机械能
D.卫星耗尽燃料后,在微小阻力的作用下,机械能减小,轨道半径变小,动能变大

2.选择题(共3题)

9.“微信抢红包”自2015年以来异常火爆,在某个微信群某次进行的抢红包活动中,若所发红包的总金额为9元,被随机分配为1.49元,1.31元,2.19元,3.40元,0.61元,共5份,供甲、乙等5人抢,每人只能抢一次,则甲、乙二人抢到的金额之和不低于4元的概率是(   )
10.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年份

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11.

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     )

年份

国家

1570

1670

1780

232000

568000

450000

51000

260000

1000000






3.多选题(共3题)

12.
半圆柱体P放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静止.如图所示是这个装置的纵截面图.若用外力使MN保持竖直,缓慢地向右移动,在Q落到地面以前,发现P始终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B.地面对P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C.P、Q间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
D.Q所受的合力始终为零
13.
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是水平的,当木块A置于B上,并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在下滑过程中(  )
A.A所受的合外力对A做正功
B.B对A的弹力做正功
C.B对A的摩擦力做正功
D.A对B做正功
14.
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m,以v0=2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质量为1kg的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轻轻放到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

A. 小煤块运动到B的速度大小为4m/s
B. 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2.25s
C. 划痕长度为1m
D. 小煤块与传送带系统产生的热量为2J

4.解答题(共4题)

1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直角三棱柱A放在水平地面上,三棱柱的斜面是光滑的,且斜面倾角为θ,质量为m的光滑球放在三棱柱和光滑竖直墙壁之间,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地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各为多少?
16.
如图甲所示,质量M=0.2kg的平板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m=0.1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叠放在平板上方某处,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平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该拉力F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1.5s末撤去拉力。已知物块未从平板上掉下,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2,平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求:

(1)1s内物块、平板的加速度大小;
(2)1s末物块、平板的速度大小;
(3)1.5s末物块、平板的速度大小;
(4)平板的最短长度L
17.
如图所示,假设某星球表面上有一倾角为θ=37°的固定斜面,一质量为m=2.0 kg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以速度9 m/s沿斜面向上运动,小物块运动1.5 s时速度恰好为零.已知小物块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该星球半径为R=1.2×103km.试求:(sin  37°=0.6,cos 37°=0.8)

(1)该星球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g的大小.
(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18.
如图所示,一质量m=0.4 kg的滑块(可视为质点)静止于动摩擦因数μ=0.1的水平轨道上的A点.现对滑块施加一水平外力,使其向右运动,外力的功率恒为P=10.0 W.经过一段时间后撤去外力,滑块继续滑行至B点后水平飞出,恰好在C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弧形轨道,轨道的最低点D处装有压力传感器,当滑块到达传感器上方时,传感器的示数为25.6 N.已知轨道AB的长度L=2.0 m,半径OC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37°,圆形轨道的半径R=0.5 m.(空气阻力可忽略,重力加速度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1)滑块运动到C点时速度vC的大小;
(2)BC两点的高度差h及水平距离x
(3)水平外力作用在滑块上的时间t.

5.实验题(共1题)

19.
如图所示是利用自由落体运动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所用的打点计时器通以50Hz的交流电.

(1)甲同学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操作后,选出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其中O点为重物刚要下落时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为三个计数点,用刻度尺测得OA=11.13cm,OB=17.69cm,OC=25.90cm,在计数点A和B、B和C之间还各有一个点.已知重物的质量为1.00kg,取g=9.80m/s2.在OB段运动过程中,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_____J;重物的动能增加量△Ek=_____ J(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由于该实验没有考虑各种阻力的影响,导致△Ep与△Ek不相等,这属于本实验的_____误差(选填“偶然”或“系统”).
(3)乙同学想利用该实验装置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他打出了一条纸带后,利用纸带测量出了各计数点到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间的距离h,算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v,以h为横轴,以v2为纵轴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由于图线没有过原点,他又检查了几遍,发现测量和计算都没有出现问题,其原因可能是:_____.乙同学得出该图线的斜率为k,如果不计一切阻力,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k(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3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