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三物理4.2动能和动能定理专项练习(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5744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2题)

1.
如图所示,电梯质量为,地板上放置一质量为的物体.钢索拉电梯由静止开始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时,速度达到,则(    )
A.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B.地板对物体的支持力做的功等于
C.钢索的拉力做的功等于
D.合力对电梯做的功等于
2.
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线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C段水平,d="0.50"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0。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的距离为(   )。
A.0B.0.25 m
C.0.10 mD.0.50 m

2.选择题(共6题)

3.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4.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5.下列关于环境污染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6.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7.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8.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

3.解答题(共1题)

9.
(2011年福建六校联考)人骑自行车由静到动,除了要增加人和车的动能以外,还要克服空气及其他阻力做功.为了测量人骑自行车的功率,第一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离出发线5 m、10 m、20 m、30 m、…70 m的地方分别划上8条计时线,每条计时线附近站几个学生,手持秒表测运动时间.听到发令员的信号后,受测者全力骑车由出发线启动,同时全体学生都开始计时.自行车每到达一条计时线,站在该计时线上的几个学生就停止计时,记下自行车从出发线到该条计时线的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每个计时点的时间都取这几个同学计时的平均值),并计算出各段的平均速度:
运动距离s(m)
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运动时间t(s)
0
2.4
4.2
6.3
7.8
9.0
10.0
11.0
12.0
各段速度(m/s)
 
2.08
2.78
4.76
6.67
8.33
10.0
10.0
10.0
 
第二小组通过测出自行车在各点的速度,作出了v—s图4-2-9.本次实验中,学生和自行车总质量约为75 kg,设运动过程中,学生和自行车所受阻力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整个过程中该学生骑车的功率P保持不变.

图4-2-9
(1)第一小组的学生通过分析认为:因为自行车在每一路段内的速度变化不是很大,因此可以用每一段的平均速度代替该段的速度,则在20 m~3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1与30 m~40 m路段的平均阻力f2之比f1∶f2为多少?被测学生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速度为6 m/s时的加速度为多大?
(2)第二小组的学生结合图和曲线(曲线与横坐标在s=40 m内所围的区域共56格),测出的被测学生骑车的功率约为多少?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6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