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2.
行星绕太阳的运动轨道是圆形,那么它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立方比为常数。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第三定律.该定律中常数的大小( )
A.只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 B.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
C.与太阳和行星的质量有关 | D.与太阳的质量及行星的速度有关 |
3.
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以下叙述中,正确的说法是( )
A.开普勒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
B.爱因斯坦提出:在一切惯性参照物中,测量到的真空中的光速c都一样 |
C.牛顿利用扭秤实验,首先测出引力常量,为人类实现飞天梦想奠定了基础 |
D.相对论的创立表明经典物理学已不再适用 |
8.
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质量为M的木块,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1射入木块,以速度v2穿出,木块速度变为v,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子弹对木块做的功为![]() ![]() |
B.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等于子弹克服阻力做的功 |
C.子弹对木块做的功等于木块获得的动能与子弹跟木块间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 |
D.子弹损失的动能转变成木块获得的动能与子弹跟木块间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 |
2.选择题- (共1题)
3.多选题- (共3题)
10.
如图所示,在斜面顶端a处以速度va水平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a恰好落在斜面底端P处;今在P点正上方与a等高的b处以速度vb水平抛出另一小球,经过时间tb恰好落在斜面的中点Q处.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va=2vb |
B.va=![]() |
C.ta=2tb |
D.ta=![]() |
11.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A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分别到达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平均功率 PA>PB | B.重力的平均功率 PA<PB |
C.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 D.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
12.
质量相等的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栓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现用一竖直向上的力F拉动木块A,使木块A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木块A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木块B将要离开地面时的这一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 力F一直增大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C. 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D. 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A. 力F一直增大
B. 弹簧的弹性势能一直减小
C. 木块A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一直增大
D. 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4.解答题- (共3题)
1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内粗糙的半圆形导轨在B点衔接,BC为导轨的直径,与水平面垂直,导轨半径为R=0.4m,一个质量为m=2.0kg的小球将弹簧压缩至A处.小球从A处由静止释放被弹开后,以速度v=6m/s经过B点进入半圆形轨道,之后向上运动恰能沿轨道运动到C点,求:

(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由B到C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1)释放小球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2)小球到达C点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由B到C运动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15.
某兴趣小组对一辆自制遥控小车的性能进行研究,他们让这辆小车在水平的直轨道上由静止开始运动,并将小车运动的全过程记录下来,通过处理转化为v-t图象,如图所示(除2~10 s时间段图象为曲线外,其余时间段图象均为直线),已知在小车运动的过程中,2 s后小车的功率P=9 W保持不变,小车的质量为1.0 kg,可认为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不变.求: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小车在0~10 s内位移的大小x.

(1)小车所受到的阻力大小;
(2)小车在0~10 s内位移的大小x.
5.实验题- (共2题)
16.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实验时,将小球做平抛运动,用频闪照相机对准方格背景照相,拍摄到了如图所示的照片,已知每个小方格边长9.8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9.8m/s2.

(1)若以拍摄的第一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为平角直角坐标系的正方向,则没有被拍摄到的小球(在图中没有方格的区域内)位置坐标为_____(用图中格数表示坐标,比如图中标记为2的小球坐标为:(2,1)).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1)若以拍摄的第一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和竖直向下为平角直角坐标系的正方向,则没有被拍摄到的小球(在图中没有方格的区域内)位置坐标为_____(用图中格数表示坐标,比如图中标记为2的小球坐标为:(2,1)).
(2)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_______m/s.
17.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输出电压有交流电和直流电两种。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打点计时器在重锤拖着的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对图中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下列几个操作步骤中:
A.按照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重锤,后接通电源,纸带随着重锤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没有必要的是 ,操作错误的是 。(填步骤前相应的字母)
(2)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0为第一个点,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若使用的重锤质量为m=0.1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重物由0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EP= _________J;动能增加量_________J,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中长度单位:cm)

(1)下列几个操作步骤中:
A.按照图示,安装好实验装置;
B.将打点计时器接到电源的“交流输出”上;
C.用天平测出重锤的质量;
D.先释放重锤,后接通电源,纸带随着重锤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E.测量纸带上某些点间的距离;
F.根据测量的结果计算重锤下落过程中减少的重力势是否等于增加的动能。
没有必要的是 ,操作错误的是 。(填步骤前相应的字母)
(2)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所示,其中0为第一个点,A、B、C为另外3个连续点,若使用的重锤质量为m=0.1kg,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m/s2,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根据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 端(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重物由0点运动到B点,重力势能减少量△EP= _________J;动能增加量_________J,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中长度单位:cm)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