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8题)
1.
构建和谐型、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节能器材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有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3中图线①所示;


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


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
A.200 J | B.250 J |
C.300 J | D.500 J |
2.
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水平恒力F1和F2作用,F1和F2互相垂直,物体沿光滑水平面从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位移为s,AB连线与F1间的夹角为α,则下面关于外力做的功的表达式一定正确的是


A.(F1+F2)s | B.F1scos α+F2ssin α |
C.![]() | D.F1ssin α+F2scos α |
3.
将一质量为m的小球以初速度v0从倾角为θ的斜坡顶向外水平抛出,并落在斜坡上,那么当它击中斜坡时重力做功的功率是
A.2mgv0tanθ | B.mgv0tanθ | C.2mgv0cotθ | D.mgv0cotθ |
4.
在2009年10月全运会上,跳水运动员从10米高处的跳台跳下,设水的平均阻力均为运动员体重的3倍,在粗略估算中,把运动员当作质点处理,为了保证运动员的人身安全,池水深度至少为
A.1m | B.3m | C.5m | D.7m |
5.
质量为m的物体,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
g竖直下落到地面,在此过程中

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 B.物体的动能增加![]() |
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 | D.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
6.
如图所示,一质量均匀的不可伸长的绳索重为G,A.B两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今在最低点C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力将绳缓慢拉至D点,在此过程中绳索AB的重心位置将

A.逐渐升高

A.逐渐升高
A.逐渐降低 | |
B.先降低后升高 | C.始终不变 |
7.
为了探究能量转化和守恒,小明将小铁块绑在橡皮筋中部,并让橡皮筋穿入铁罐,两端分别固定在罐盖和罐底上,如图所示.让该装置从不太陡的斜面上A处滚下,到斜面上B处停下,发现橡皮筋被卷紧了,接着铁罐居然能从B处自动滚了上去.下列关于该装置能量转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A.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
B.从A处滚到B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
C.从B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D.从B处滚到最高处,主要是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8.
自动充电式电动车的前轮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车自动滑行时,发电机向蓄电池充电,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现使车以500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路面上自由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关系如图线②所示,则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 )


A.500J | B.300J | C.250J | D.200J |
2.选择题- (共5题)
3.多选题- (共2题)
14.
由地面发射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轨道半径为r,卫星动能为Ek。如果发射的这颗卫星匀速园周运动的半径是2r,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射卫星所消耗的能量增大 | B.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增大为2Ek |
C.卫星在轨道上的动能减小为![]() | D.卫星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增大 |
15.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轻弹簧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墙上的P点,已知物体的质量为m=2.0 kg,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现用力F拉物体,使弹簧从处于自然状态的O点由静止开始向左移动10 cm,这时弹簧具有弹性势能Ep=1.0 J,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取g="10" m/s2,撤去外力F后物体会向右滑动,第一次回到O点时的速度为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可以达到12.5 cm |
B.物体向右滑动的距离一定小于12.5 cm |
C.物体向右滑动过程中速度等于![]() |
D.物体到达最右端时动能为零,系统机械能也为零 |
4.解答题- (共2题)
16.
(11分)车在水平专用测试道上进行测试,该车总质量为m=1×103kg,由静止开始沿水平测试道运动.传感设备记录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v-t图象)如图所示.该车运动中受到的摩擦阻力(含空气阻力)恒定,且摩擦力与车对路面压力的比值为μ=0.2.赛车在0~5 s的v-t图线为直线,5 s末达到该车发动机的额定牵引功率并保持该功率行驶,在5 s~50 s之间,赛车的v-t图线是一段曲线,50 s以后为直线.g取10 m/s2,

求:(1)该车发动机牵引力的额定功率P.
(2)该车行驶中的最大速度vm.
(3)该车出发后,前50 s内的位移x.

求:(1)该车发动机牵引力的额定功率P.
(2)该车行驶中的最大速度vm.
(3)该车出发后,前50 s内的位移x.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2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