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高三2月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556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单选题(共3题)

1.
如图所示,物块A、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装砂的水桶C通过细线牵引A、B一直在水平桌面上向右加速运动,设A、B间的摩擦力为f1,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为f2,若增大C桶内砂的质量,而A、B仍一起向右运动,则摩擦力f1和f2的大小关系是()

A. f1变大,f2不变    B. f1不变,f2变大
C. f1和f2都变大    D. f1和f2都不变
2.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其轨道半径为R,线速度大小为V。若要使卫星的周期变为2T,下列可行的办法有
A.轨道半径R不变,线速度变为B.轨道半径变为
C.线速度v不变,轨道半径变为2RD.线速度变为
3.
两木块A、B用一轻弹簧拴接,静置于水平地面上,如图中甲所示,现用一竖直向上的恒力F拉动木板A,使木块A由静止向上做直线运动,如图中乙所示,当木块A运动到最高点时,木块B恰好要离开地面,在这一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此过程弹簧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

A.木块A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C.木块A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D.两木块A、B和轻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2.选择题(共4题)

4.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古罗马法学家负责整理、编纂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对“完备”理解最恰当的是(    )

5.

查士丁尼在位期间,古罗马法学家负责整理、编纂的《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对“完备”理解最恰当的是(    )

6.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m一辄。这里“如m一辄”的问题是(    )

7.

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从许多方面来看都是美国革命的一个直接结果,但它要解决的问题却不同于美国革命,而和一个半世纪以前的英国革命如m一辄。这里“如m一辄”的问题是(    )

3.多选题(共1题)

8.
如图,在匀强磁场中固定放置一根串接一电阻R的直角形金属导轨aob(在纸面内),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另有两根金属导轨c、d分别平行于oa、ob放置,形成距离为l的正方形。保持导轨之间接触良好,金属导轨的电阻不计。现经历以下四个过程:①以速率v移动d,使它与ob的距离增大一倍;②再以速率v移动c,使它与oa的距离减小一半;③然后,再以速率2v移动c,使它回到原处;④最后以速率2v移动d,使它也回到原处。设上述四个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量的大小依次为q1、q2、q3、q4,产生的热量分别是Q1、Q2、Q3和Q4,则( )
A.q1=q2=q3=q4B.q1=q2=2q3=2q4
C.Q1=2Q2=Q3=Q4D.4Q1=2Q2=Q3=2Q4

4.解答题(共2题)

9.
(14分) 一固定的斜面,倾角为θ=45°,斜面长L=3.0m.在斜面的下端有一与斜面垂直的挡板。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的最高点由静止下滑。滑块与挡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0,求
  
(1)滑块与挡板第一次碰后沿斜面上升的最大距离?
(2)滑块运动的总路程?
10.
(19分)图16为可测定比荷的某装置的简化示意图,在第一象限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B=2.0×10-3 T,在x轴上距坐标原点L=0.50 m的P处为粒子的入射口,在y轴上安放接收器.现将一带正电荷的粒子以v=3.5×104 m/s的速率从P处射入磁场,若粒子在y轴上距坐标原点L=0.50 m的M处被观测到,且运动轨迹半径恰好最小,设带电粒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不计其重力.

(1)求上述粒子的比荷
(2)为了在M处观测到按题设条件运动的上述粒子,第一象限内的磁场可以局限在一个矩形区域内,求此矩形磁场区域的最小面积,并在图中画出该矩形.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