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1.
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两个物体,m1<m2,在大小相等的两个力F1和F2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移动了相同的距离.若F1做的功为W1,F2做的功为W2,则( ).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A. W1>W2 B. W1<W2
C. W1=W2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2.
铁路提速要解决许多技术问题,其中提高机车牵引力功率是一个重要问题。已知列匀速运动时,列车所受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即
。设提速前最大速度为
,提速后最大速度为
,则提速前与提速后,机车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



A.![]() | B.![]() | C.![]() | D.![]() |
3.
质量为m的滑块沿着高为h,长为l的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在滑块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的过程中,下列几种说法中:
①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mgh②滑块的机械能守恒
③滑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④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gh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为mgh②滑块的机械能守恒
③滑块的重力势能减少了mgh④滑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mgh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4.
如图所示的光滑轻质滑轮,阻力不计,M1=2 kg,M2=1 kg,M1离地面高度为H=0.5 m。M1与M2从静止开始释放,M1由静止下落0.3 m时的速度为(g取10 m/s2)( )


A.![]() | B.3 m/s | C.2 m/s | D.1 m/s |
2.选择题- (共4题)
5.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 {#mathml#}{#/mathml#} (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
标系,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4ρ2cos2θ﹣4ρsinθ﹣3=0.
(I)求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
(II)若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求|AB|.
6.以直角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mathml#} (α为参数).
7.以直角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 {#mathml#}{#/mathml#} )=2 {#mathml#}{#/mathml#}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mathml#} (α为参数).
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为 {#mathml#}{#/mathml#} (t为参数).在极坐标系(与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非负半轴为极轴)中,直线l的方程为 {#mathml#}{#/mathml#} ρsin(θ﹣ {#mathml#}{#/mathml#} )=1.
3.多选题- (共1题)
9.
一质量m的小球,竖直方向受一恒定的外力F,小球以
g的加速度加速下落,空气阻力不计,关于小球在下落h的过程中能量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增加了![]() | B.小球克服外力F做功![]() |
C.机械能减少了![]() | D.重力势能减少了![]() |
4.解答题- (共2题)
10.
如图所示,皮带的速度是 3 m/s,两圆心距离 s=4.5 m,现将 m=1 kg 的小物体轻放在左轮正上方的皮带上,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5,皮带不打滑,电动机带动皮带将物体从左轮运送到右轮正上方时,求:(g 取 10 m/s2)

(1)小物体获得的动能 Ek;
(2)这一过程摩擦产生的热量 Q;
(3)这一过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E

(1)小物体获得的动能 Ek;
(2)这一过程摩擦产生的热量 Q;
(3)这一过程电动机消耗的电能E
11.
如图所示,质量是20kg的小车,在一个与斜面平行的200N的拉力作用下,在斜面底部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前进了3m,斜面的倾角为300,小车与斜面间的摩擦力忽略不计,斜面底部为零势能面.求:此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为多少?物体的动能为多少?拉力F做的功是多少?

5.实验题- (共1题)
12.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一次实验中,质量m=1 kg的重物自由下落,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下图纸带上的所有点均为计时点,相邻计时点时间间隔为0.02 s),那么:

(1)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量有____,通过计算可得到的量有___(填字母序号);
(2)纸带的___ (填“P”或“C”,用字母表示)端与重物相连;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从起点P到打下计时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J;(g取9.8 m/s2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5)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ΔEp__ ΔEk(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1)实验中下列物理量中需要直接测量的量有____,通过计算可得到的量有___(填字母序号);
A.重锤质量 | B.重力加速度 | C.重锤下落的高度 | D.与下落高度相应的重锤的瞬时速度 |
(3)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时点B时,物体的速度vB=___m/s(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4)从起点P到打下计时点B的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量∆Ep=___J,此过程中物体动能的增加量∆Ek=__J;(g取9.8 m/s2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5)通过计算表明数值上ΔEp__ ΔEk(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是因为____,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