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4题)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库仑利用实验较为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G的数值 |
B.根据速度定义式v=![]() ![]() |
C.开普勒认为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
D.亚里士多德首先提出了惯性的概念 |
3.
如图所示,斜面顶端固定有半径为R的轻质滑轮,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将半径为r的球沿斜面缓慢拉升.不计各处摩擦,且R>r.设绳对球的拉力为F,斜面对球的支持力为N,则关于F和N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一直增大,N一直减小 |
B.F一直增大,N先减小后增大 |
C.F一直减小,N保持不变 |
D.F一直减小,N一直增大 |
4.
如图所示,匀强电场水平向左,带正电物体沿绝缘、粗糙水平板向右运动,经A点时动能为100J,到B点时动能减少到80J.减少的动能中有12J转化为电势能,则它再经过B点时,动能大小是()


A.4J | B.16J | C.32J | D.64J |
2.多选题- (共1题)
3.解答题- (共2题)
6.
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0.4kg,它以速度v0=5m/s水平地滑上一辆长为L的静止的平板小车,已知小车质量M=1.6kg,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木块恰好没有滑离小车,地面光滑,g取10m/s2,求:

(1)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2)小车的长度L.

(1)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
(2)小车的长度L.
7.
一质量为1kg的物体,位于距地面高h=3m倾角为370的斜面上,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物体与斜面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且μ=0.3,且经B点时无能量损失,最后滑到C点停止,求:

(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
(2)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

(1)物体到达B点的速度;
(2)B点和C点之间的距离;
4.实验题- (共1题)
8.
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A球仍从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O点是重垂线所指的位置,若各落点痕迹到O的距离分别为OM=S1,OP=S2,ON=S3,并知两球的质量分别为m=10g与M=20g,则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球A质量应用10g的小球
B.入射球A质量应用20g的小球
C.斜槽轨道末端应调节水平,但就算不水平,只要高度一样,其实也不影响结果
D.斜槽应保证光滑,若有摩擦则实验必定失败
(2)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若动量守恒,则应成立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测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球A质量应用10g的小球
B.入射球A质量应用20g的小球
C.斜槽轨道末端应调节水平,但就算不水平,只要高度一样,其实也不影响结果
D.斜槽应保证光滑,若有摩擦则实验必定失败
(2)未放B球时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 点,若动量守恒,则应成立的表达式为(用题中所测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4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