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如图所示,小木箱ABCD的质量M=1.2kg,高L=1.0m,其顶部离挡板E的距离h=2.0m,木箱底部有一质量m="0.8kg" 的小物体P。在竖直向上的恒力T作用下,木箱向上运动,为了防止木箱与挡板碰撞后停止运动时小物体与木箱顶部相撞。则拉力T的取值范围为:


A.0 <T < 30N | B.0N <T < 35N | C.20N <T < 35N | D.20N <T < 30N |
2.
三个完全相同的物块1、2、3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现用大小相同的外力F沿图示方向分别作用在1和2上,用F/2的外力沿水平方向作用在3上,使三者都做加速运动,令a1、a2、a3分别代表物块1、2、3的加速度,则:


A.a1>a2,a2<a3 | B.a1=a2,a2>a3 |
C.a1>a2,a2>a3 | D.a1=a2=a3 |
3.
据中新社北京2月26日电,中国军队2013年将举行近40场军事演习,以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威慑和实战能力。若在某次军事演习中,一跳伞队员在t=0时由静止的直升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速度v2着地,他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跳伞队员的质量为M,降落伞的质量为m)。据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在0~t2时间内,降落伞和跳伞队员的机械能逐渐减小 |
B.降落伞打开后降落伞和跳伞队员所受的阻力与速率成正比 |
C.若第一个跳伞队员跳下后,经过时间t1,第二个跳伞队员跳下,则他们在空中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 |
D.t1~t2时间内阻力对降落伞和跳伞队员所做的功为![]() |
4.
小船从A码头出发,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渡河,若河宽为d,渡河速度v船恒定,河水的流速与到河岸的距离成正比,即v水="kx" (x≤d/2,k为常量),要使小船能够到达距A正对岸为s的B码头,则:


A.v船应为kd2/4s | B.v船应为kd2/2s |
C.渡河时间为s/kd | D.渡河时间为2s/kd |
5.
如图所示,上表面不光滑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一小木块以速度v0从木板的左端滑上木板,当木块和木板相对静止时,木板相对地面滑动了S,小木块相对木板滑动了d。下列关于滑动摩擦力做功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A.木块动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对木板做的功 |
B.木板动能的增加量等于木块克服滑动摩擦力做的功 |
C.滑动摩擦力对木板所做功等于滑动摩擦力对木块做的功 |
D.木块和木板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滑动摩擦力与木块相对木板的位移的乘积 |
6.
某动车组在平直轨道上经历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运行的一段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已知动车组的总质量为2.0×105kg,假设动车组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是其重力的0.1倍,取g=10m/s2。由此可知:


A.在200s~450s内,动车组的牵引力为零 |
B.在0~600s内的匀加速、匀速与再次匀加速三段过程中,匀速过程中牵引力做功最多 |
C.动车组在0~600s内位移的大小为3×104m |
D.0~600s内的最大牵引力为4.0×104N |
2.选择题- (共11题)
12.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
13.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
14.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
3.多选题- (共1题)
18.
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固定一边长为0.3m的小正三棱柱abc俯视如图。长度为L=1m的细线,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住一个质量为m=0.5kg、不计大小的小球。初始时刻,把细线拉直在ca的延长线上,并给小球以v0=2m/s且垂直于细线方向的水平速度,由于光滑棱柱的存在,细线逐渐缠绕在棱柱上(不计细线与三棱柱碰撞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已知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为7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角速度的大小保持不变 |
B.细线断裂之前,小球的速度逐渐减小 |
C.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运动的总时间为0.7π(s) |
D.细线断裂之前,小球运动的位移大小为0.9(m) |
4.解答题- (共4题)
1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因数为
(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对物体施加一个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F,求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力F的值应满足的条件。(重力加速度为g)



20.
如图,斜面、水平轨道和半径R=2.5m的竖直半圆组成光滑轨道,水平轨道与半圆的最低点相切,轨道固定在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0.1kg的小球从水平地面上A点斜向上抛出,并在半圆轨道最高点D水平进入轨道,然后沿斜面向上,达到最大高度h=6.25m。(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在经过斜面与水平轨道连接处时不计能量损失。(g取10m/s2) 求

(1)小球抛出时的速度(角度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2)小球抛出点A到D的水平距离
(3)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最低点时球对轨道的压力

(1)小球抛出时的速度(角度可用三角函数表示)
(2)小球抛出点A到D的水平距离
(3)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最低点时球对轨道的压力
21.
如图所示,在水平放置的圆盘边缘C点固定一个小桶,桶的高度不计,圆盘半径为R=1m,在圆盘直径CD的正上方,与CD平行放置一条水平滑道AB,滑道右端B与圆盘圆心O在同一竖直线上,且B点距离圆盘圆心的竖直高度h= 1.25m,在滑道左端静止放置质量为m=0.4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物块与滑道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现用力F="4" N的水平作用力拉动物块,同时圆盘从图示位置以角速度ω="2π" rad/s,绕通过圆心O的竖直轴匀速转动,拉力作用在物块上一段时间后撤掉,最终物块由B点水平抛出,恰好落入圆盘边缘的小桶内。(重力加速度取10m/s2。)

(1)若拉力作用时间为0.5s,求所需滑道的长度
(2)求拉力所做的最少的功

(1)若拉力作用时间为0.5s,求所需滑道的长度
(2)求拉力所做的最少的功
22.
自行车转弯可近似成自行车绕某个定点O(图中未画出)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为自行车转弯的俯视图,自行车前后轮接触地面的位置A、B相距L,虚线表示两点转弯的轨迹,OB距离
。

(1)求前轮与车身夹角θ
(2)假设B点速度大小v1=2m/s。求A点的速度v2的大小是多少。


(1)求前轮与车身夹角θ
(2)假设B点速度大小v1=2m/s。求A点的速度v2的大小是多少。
5.实验题- (共2题)
23.
在“探究恒力做功与动能改变的关系”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实验步骤如下:

(a)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b)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接通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
(d)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测出x、x1、x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重力的一个分力是否已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证据是
(2)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
(3)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a)把纸带的一端固定在小车的后面,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
(b)改变木板的倾角,以重力的一个分力平衡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接通电源,轻推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c)用细线将木板上的小车通过一个定滑轮与悬吊的砂桶相连;
(d)接通电源,放开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的点, 测出x、x1、x2(如图乙所示),查得打点周期为T。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重力的一个分力是否已与小车及纸带受到的摩擦力平衡的直接证据是
(2)本实验还需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
(3)探究结果的表达式是 (用相应的符号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11道)
多选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