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3题)
1.
如图是给墙壁粉刷涂料用的“涂料滚”的示意图。使用时用撑竿推着粘有涂料的涂料滚沿墙壁上下缓缓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上。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均不计,而且撑竿足够长,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一定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该过程中撑杆对涂料滚的推力和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将( )


A.增大,增大 | B.减小,减小 |
C.减小,增大 | D.增大,减小 |
2.
在一块长木板上放一铁块,当把长木板从水平位置绕一端缓缓抬起时,铁块所受的摩擦力( )


A.随倾角θ的增大而减小 |
B.在开始滑动前,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滑动后,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 |
C.在开始滑动前,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滑动后,随θ角的增大而增大 |
D.在开始滑动前保持不变,滑动后,随θ角的增大而减小 |
3.
质量为m的金属盒获得大小为v0的初速度后在水平面上最多能滑行s距离,如果在盒中填满油泥,使它的总质量变为2m,再使其以v0初速度沿同一水平面滑行,则它滑行的最大距离为( )
A.![]() | B.2s |
C.![]() | D.s |
2.选择题- (共2题)
4.
要比较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使用下列各组物质(操作不限,可进行多步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
A.Zn、Cu、AgNO3溶液 B.Zn、CuCl2溶液、Ag C.ZnCl2溶液、Cu、Ag D.ZnCl2溶液、Cu、AgNO3溶液
5.
要比较Zn、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使用下列各组物质(操作不限,可进行多步反应)不能达到目的是( )
A.Zn、Cu、AgNO3溶液 B.Zn、CuCl2溶液、Ag C.ZnCl2溶液、Cu、Ag D.ZnCl2溶液、Cu、AgNO3溶液
3.多选题- (共5题)
6.
在谷物的收割和脱粒过程中,小石子、草屑等杂物很容易和谷物混在一起,另外谷有瘪粒,为了将它们分离,农村的农民常用一种叫“风谷”的农具即扬场机分选,如图所示,它的分选原理是( )


A.小石子质量最大,空气阻力最小,飞的最远 |
B.空气阻力对质量不同的物体影响不同 |
C.瘪谷粒和草屑质量最小,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反向加速度最大,飞的最远 |
D.空气阻力使它们的速度变化不同 |
8.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上固定一根轻质杆AB,经过环心的竖直杆AB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小环,今将小环沿杆AB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设杆AB足够长,小环不能达到A点),致使大圆环对地恰无作用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环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 |
B.小环上升时的加速度大小为g |
C.小环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D.小环上升到最高点后,在下降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地一定有作用力 |
9.
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运动状态变化情况,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用照相机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图1为电梯静止时体重计的照片,图2、图3、图4和图5分别为电梯运动过程中体重计的照片。根据照片推断正确的是( )


A.根据图2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超重状态 |
B.根据图3推断电梯一定处于减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可能处于失重状态 |
C.根据图4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减速上升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失重状态 |
D.根据图5推断电梯可能处于加速下降过程,电梯内同学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
10.
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1 kg、m2=4 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 N、F2=20 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达到稳定状态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秤的示数是28 N |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 N |
C.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m2的加速度大小为7 m/s2 |
D.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大小为13 m/s2 |
4.填空题- (共1题)
11.
一行星探测器从所探测的行星表面垂直升空。假设探测器的质量为1 500kg,发动机推力为恒力,探测器升空途中某时刻发动机突然关闭。下图是探测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全过程图示。假设行星表面没有空气。则:

(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是______m。
(2)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________m/s2。
(3)计算发动机的推动力是________N。

(1)探测器在行星表面达到的最大高度是______m。
(2)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________m/s2。
(3)计算发动机的推动力是________N。
5.解答题- (共4题)
13.
如图所示为何斐娜蹦床比赛,已知何斐娜的体重为49 kg,设她从3.2 m高处自由下落后与蹦床的作用时间为1.2 s。离开蹦床后上升的高度为5 m,试求她对蹦床的平均作用力(g取10 m/s2)。

14.
如图甲所示,水平传送带顺时针方向匀速运动。从传送带左端P先后由静止轻轻放上三个物体A、B、C,物体A经tA=9.5s到达传送带另一端Q,物体B经tB=10s到达传送带另一端Q,若释放物体时刻作为t=0时刻,分别作出三物体的速度图象如图乙、丙、丁所示,求:


(1)传送带的速度v0=?
(2)传送带的长度l=?
(3)物体A、B、C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各是多大?
(4)物体C从传送带左端P到右端Q所用的时间tc=?


(1)传送带的速度v0=?
(2)传送带的长度l=?
(3)物体A、B、C与传送带间的摩擦因数各是多大?
(4)物体C从传送带左端P到右端Q所用的时间tc=?
15.
如图所示,一个滑雪运动员,滑板和人总质量为m=75kg,以初速度v0=8m/s沿倾角为θ=37°的斜坡向上自由滑行,已知滑板与斜坡间动摩擦因数μ=0.25,假设斜坡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试求:
(1)运动员沿斜坡上滑的最大距离。
(2)若运动员滑至最高点后掉转方向向下自由滑行,求他滑到起点时的速度大小。
(1)运动员沿斜坡上滑的最大距离。
(2)若运动员滑至最高点后掉转方向向下自由滑行,求他滑到起点时的速度大小。

6.实验题- (共2题)
16.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如图甲为实验装置图,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装有砂子的砂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可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砂和砂桶总重量。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图中的点为实际打出来的点,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如下数据:
请在图丙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_______。由图线得到的结论:________。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子重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拉力F的图线如图丁,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乙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图中的点为实际打出来的点,已知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则小车加速度为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得到如下数据:
次数 | 1 | 2 | 3 | 4 | 5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8 | 1.48 | 1.00 | 0.67 | 0.50 |
小车质量m/kg | 0.25 | 0.33 | 0.50 | 0.75 | 1.00 |
![]() | 4.00 | 3.00 | 2.00 | 1.33 | 1.00 |
请在图丙中选择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_______。由图线得到的结论:________。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子重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拉力F的图线如图丁,发现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3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5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