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江西南昌二中高一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3989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6

1.单选题(共7题)

1.
两辆汽车在同一水平路面上行驶,它们的质量之比为1∶2,速度之比为2∶1.设两车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当两车紧急刹车后,滑行的最大距离之比为(  )
A.1∶2B.1∶1C.2∶1D.4∶1
2.
关于功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功有正负,因此功是矢量
B.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C.能量的单位是焦耳,功的单位是瓦特
D.物体发生1m位移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大小为1N的力对物体做的功一定为1J
3.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以v1="10" m/s的初速度从粗糙斜面上的P点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又沿原路返回,其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斜面固定且足够长,且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块所受的重力与摩擦力之比为3∶2
B.在t="1" s到t="6" s的时间内物块所受重力的平均功率为50 W
C.在t="6" s时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的功率为20 W
D.在t=0到t="1" s时间内机械能的变化量大小与t="1" s到t="6" s时间内机械能变化量大小之比为1∶5
4.
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用轻弹簧相连,如图所示,开始时两球静止,将P上方的细绳烧断,在Q落地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
A.任一时刻两球的动能相等
B.任一时刻两球的速度相等
C.任一时刻系统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相等
D.任一时刻,系统的机械能相等
5.
蹦床运动可简化为一个小球落到竖直放置轻弹簧上的运动,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离弹簧上端高h处自由下落,接触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以小球刚开始下落计时,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小球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图线中的OA段为直线,与曲线ABCD相切于A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关于小球的运动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下落h高度时小球速度最大
B.小球在t4时刻所受弹簧弹力大于2mg
C.t2-t1>t3-t2
D.球在t1到t4的时间内重力势能减小量大于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
6.
如图所示,表面粗糙、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此时A、B处于静止状态且B不受摩擦力。现施加一沿斜面向下的恒力F,使B沿斜面下滑,当质量为m的A物块上升h高度的过程中(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 (    )

A.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B. 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Fh
C. A、B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Fh
D.物块B重力势能减少mgh
7.
如图所示,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球从轻弹簧正上方某一高度处自由落下,并将弹簧压缩,直到小球的速度减为零。对于小球和轻弹簧的系统,在小球开始与弹簧接触到小球速度变为零的过程中,有(    )
A.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越来越小,小球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越来越小
B.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越来越小,小球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越来越大
C.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越来越大,小球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越来越大
D.小球的动能与重力势能之和越来越大,小球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越来越小

2.选择题(共1题)

8.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is very difficult in the      of a language environment.

3.多选题(共3题)

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对平衡力所做功之和一定为零
B.一对平衡力所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
C.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功之和一定为零
D.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所做功之和不一定为零
10.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小车的一端.受到水平恒力F作用后,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设小车与物体间的摩擦力为f,车长为L,在物体从小车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车发生的位移为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具有的动能为(F-f)(S+L)
B.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 S
C.物体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 S
D.这一过程中小车和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减少了f L
11.
在奥运比赛项目中,高台跳水是我国运动员的强项。质量为的跳水运动员进入水中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那么在他减速下降高度为的过程中,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他的动能减少了 B. 他的重力势能减少了
C. 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D. 他的机械能减少了

4.填空题(共1题)

12.
如图所示,一小滑块放在固定的凹形斜面上,用力F沿斜面向下拉小滑块,小滑块沿斜面向下运动了一段距离。已知在这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为W1,滑块克服摩擦力作用所做的功为W2,重力做功为W3。则此过程中小滑块动能的变化ΔEk=    ,滑块重力势能的变化ΔEp=   ,滑块机械能的变化ΔE=

5.解答题(共4题)

13.
人骑自行车上坡,坡长,坡高,人和车的总质量为,人蹬车时车受到的牵引力为。若在坡底时车的速度为,到坡顶时的速度为,求:上坡过程中人克服阻力做了多少功?(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14.
如图所示,跨过同一高度处的光滑滑轮的细线连接着质量相同的物体A和B.A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定滑轮离水平杆高度为h=0.2 m.开始时连A的细线与水平杆夹角θ=53°,由静止释放,在以后的过程中A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是多少?(设B的运动不受水平杠的影响,sin53°=0.8,cos53°=0.6)
15.
如图所示,AB和CD为半径为R="1" m的1/4圆弧形光滑轨道,BC为一段长2m的水平轨道.质量为2kg的物体从轨道A端由静止释放,若物体与水平轨道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求:

(l)物体第1次沿CD弧形轨道可上升的最大高度。
(2)物体最终停下来的位置与B点的距离。
16.
如图甲所示,某同学用轻绳通过定滑轮提升一重物,运用传感器(图中未画出),测得此过程中不同时刻对轻绳的拉力F与被提升重物的速度v,并描绘出F-1/v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线段AB与1/v轴平行,它反映了被提升重物在第一个时间段内F和1/v的关系;线段BC的延长线过原点(C为实线与虚线的分界点),它反映了被提升物在第二个时间段内F和1/v的关系;第三个时间段内拉力F和速度v均为c点所对应的大小并保持不变,因此图像上没有反映。实验中还测得重物由静止开始经过t=1.4s速度增加到vc=3m/s,此后物体做匀速运动。取重力加速度g=10m/s2,绳重及一切摩擦和阻力均不计。
(1)在提升重物的过程中,除了重物的质量和所受重力保持不变外,在第一时段内和第二时段内还各有一些物理量的值保持不变。请分别指出并求出它们的大小。
(2)求被提升重物在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内通过的总路程。
 

6.实验题(共2题)

17.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当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当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 次……实验时,使每次实验中橡皮筋伸长的长度都保持一致.每次实验中小车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

(1)本实验需要平衡小车在平板上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其原因是
A.确保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等于外力对小车所做的总功
B.确保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的运动为匀速运动,以利于求小车速度
C.为了使小车获得较大的动能
D.为了增大橡皮筋对小车的弹力
 
(2)图乙是在正确操作情况下打出的一条纸带,从中截取了测量物体最大速度所用的一部分,已知相邻两点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则小车获得的最大速度vm=   m/s(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几名同学在实验中分别得到了若干组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W与小车获得最大速度vm的数据,并利用数据绘出了图中给出的四个图象,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   
18.
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要用天平称重锤的质量
B.实验时,当松开纸带让重锤下落同时,立即接通电源.
C.要选用第1、2点间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D.实验结果总是动能的增量略大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2)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 ,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 ,测得所用重物的质量为m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x1、x2、x3、x4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   ,动能的增加量等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3道)

    填空题:(1道)

    解答题:(4道)

    实验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3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