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八月月考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369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25

1.选择题(共4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2.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3.下列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或国别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4.下列作家作品及所处的时代或国别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2.单选题(共3题)

5.
如图所示,河水以相同的速度向右流动,落水者甲随水漂流, 至b点时,救生员乙从O点出发对甲实施救助,则救生员乙相对水的运动方向应为图中的
A.Oa方向B.Ob方向C.Oc方向D.Od方向
6.
一个正点电荷Q静止在正方形的一个角上,另一个带电质点射入  该区域时,恰好能经过正方形的另外三个角a、b、c,如图所示,则有
A.a、b、c三点的电势高低及场强大小的关系是
B.带电质点由a到b电势能减小,由b到c电场力做负功,在b点动能最小
C.带电质点在a、b、c三处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1:2:1
D.若改变带电质点在a处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有可能使其经过三点a、b、c做匀速圆周运动
7.
如图所示,两个横截面分别为圆形和正方形的区域内有磁感应强度相同的匀强磁场,圆的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两个电子分别以相同的速度分别飞入两个磁场区域,速度方向均与磁场方向垂直,进入圆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对准圆心;进入正方形磁场的电子初速度方向垂直于边界,从中点进入。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两电子在两磁场中运动时,其半径一定相同
B.两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有可能相同
C.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电子可能先飞离磁场
D.进入圆形磁场区域的电子可能后飞离磁场

3.多选题(共4题)

8.
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 )

A. 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
B. 当F=时,A的加速度为
C. 当F>3μmg时,A相对B滑动
D. 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
9.
如图所示,将一轻弹簧下端固定在倾角为θ的粗糙斜面底端,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上端位于A点。质量为m的物体从斜面上的B点由静止下滑,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后,最终停在斜面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最终将停在A点
B. 物体第一次反弹后不可能到达B点
C. 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D. 整个过程中物体在A点的动能最大
10.
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波形图如图中实线所示,此时波刚好传到c点,t=0.6 s时波恰好传到e点,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abcde是介质中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 当t=0.5 s时质点b和质点c的位移相等
B. 当t=0.6 s时质点a的位移为-5cm
C. 质点c在0~0.6 s时间内沿x轴正方向移动了3 m
D. 质点d在0~0.6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20 cm
E. 这列简谐横波遇到频率为1 Hz的另一列简谐横波时我们能够观察到干涉现象
11.
如图所示,相距为的两条水平虚线之间是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质量为、电阻为R的正方形线圈边长为L(),将线圈在磁场上方高处由静止释放,边刚进入磁场时速度为边刚离开磁场是速度也为,则线圈穿越磁场的过程中(从边刚入磁场一直到边刚离开磁场)()
A.感应电流做功为
B.感应电流做功为
C.线圈的最小速度可能为
D.线圈的最小速度一定为

4.解答题(共3题)

12.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3kg的物块A、B紧挨着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物块 A的左侧连接一劲度系数为k=l00N/m的轻质弹簧,弹簧另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开始时两物块压紧弹簧并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使物块B在水平外力F作用下向右做 a= 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直至与A分离,已知两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g=l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物块A、B分离时,所加外力F的大小;
(2)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所用的时间;
(3)物块A、B由静止开始运动到分离时,水平外力F所做的功WF
13.
如图所示,一条带有圆轨道的长轨道水平固定,圆轨道竖直,底端分别与两侧的直轨道相切,半径R=0.5m,物块Av0=6m/s的速度滑入圆轨道,滑过最高点Q,再沿圆轨道滑出后,与直轨道上P处静止的物块B碰撞,碰后粘在一起运动,P点左侧轨道光滑,右侧轨道呈粗糙段、光滑段交替排列,每段长度都为L=0.1m,物块与各粗糙段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μ=0.1,AB的质量均为m=1kg(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B视为质点,碰撞时间极短).

(1)求A滑过Q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受到的弹力大小F
(2)若碰后AB最终停止在第k个粗糙段上,求k的数值;
(3)求碰后AB滑至第n个(nk)光滑段上的速度vnn的关系式.
14.
如图所示.有一个上、下表面平行且边长为a=80cm的玻璃平板,玻璃平板的折射率为n=4/3、厚度为d=12cm.现在其中心的正上方的空气中放置一点光源S,点光源距玻璃板的距离为L=18cm,从S发出的光射向玻璃板,光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θ的最大值为53°,经过玻璃板后从下表面射出,求:玻璃板下表面未被光照亮的面积的最小值.(结果取3位小数) (sin53°=0.8)

5.实验题(共1题)

15.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将橡皮筋的一端C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另一端系上两根细绳OA、OB,O为两细绳与橡皮筋的结点,细绳OA跨过钉在木板上的光滑的钉子C,下端挂重力已知的钩码,细绳OB用一个弹簧秤钩住,如图所示,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个数和弹簧秤的拉力调整橡皮筋与两细绳的结点O的位置。

(1)某同学认为在此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其中正确
的是( )
A、两细绳的夹角必须成90°,以便于算出两细绳的合力
B、橡皮筋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
C、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
D、只用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筋时,结点O达到的位置应与钩码、弹簧秤同时拉时相同
(2)图中OC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α,细绳OB与橡皮筋延长线的夹角为β,且
α+β>90°,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减小弹簧秤的拉力
B、增加钩码个数后,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C、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增大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D、保持钩码个数不变,将钉子向左移动一些,为使结点位置不变,应减小β,同时增大弹簧秤的拉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4道)

    单选题:(3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4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