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安徽省淮北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365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2/24

1.单选题(共5题)

1.
如图所示,用橡皮筋将一小球悬挂在小车的架子上,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使小车从静止开始向左加速,加速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到某一值,然后保持此值,小球稳定时细线偏离竖直方向到某一角度(橡皮筋在弹性限度内).与稳定在竖直位置时相比,小球的高度()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保持不变
D.升高或降低由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决定
2.
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37°,传送带以12m/s的速率沿顺时针方向转动,如图所示.今在传送带上端A处无初速度地放上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它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5,若传送带A到B的长度为24m,g取10m/s2,则小物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为( )
A.1.5s B.2.5sC.3.5s D.0.5s
3.
摩天轮顺时针匀速转动时,重为G的游客经过图中a、b、c、d四处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游客在a处受的摩擦力向右
B.游客在b处受的支持力小于G
C.游客在c处受的摩擦力等零
D.游客在d处受的支持力大于G
4.
一艘在火星表面进行科学探测的宇宙飞船,在经历了从轨道Ⅰ→轨道Ⅱ→轨道Ⅲ的变轨过程后,顺利返回地球。若轨道Ⅰ为贴近火星表面的圆周轨道,已知引力常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P点的速度小于Q点的速度
B.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机械能大于轨道Ⅲ上运动的机械能
C.测出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就可以测出火星的平均密度
D.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加速度
5.
A、B两球之间压缩一根轻弹簧,静置于光滑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球质量分别为2m和m。当用板挡住A球而只释放B球时,B球被弹出落于距桌边距离为s的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问当用同样的程度压缩弹簧,取走A左边的挡板,将A、B同时释放,B球的落地点距桌边距离为 (    )

A.     B.     C. s    D.

2.选择题(共1题)

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3.解答题(共2题)

7.
如图所示,倾角为37°的粗糙斜面AB底端与半径R=0.4m的光滑半圆轨道BC平滑相连,O为轨道圆心,BC为圆轨道直径且处于竖直方向,A、C两点等高.质量m=1kg的滑块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恰能滑到与O等高的D点,g取10m/s2,sin37°=0.6,cos37°=0.8.

(1)求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2)若使滑块能到达C点,求滑块从A点沿斜面滑下时的初速度v0的最小值;
(3)若滑块离开C处的速度大小为4m/s,求滑块从C点飞出至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8.
如图,光滑水平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车,车上表面水平且光滑,车上装有半径为R的光滑四分之一圆环轨道,圆环轨道质量不计且与车的上表面相切,质量为m的小滑块从跟车面等高的平台以v0的初速度滑上小车(v0足够大,以至滑块能够滑过与环心O等高的b点),试求:

(1)滑块滑到b点瞬间小车的速度;
(2)滑块从滑上小车至滑到环心O等高的b点过程中,车的上表面和环的弹力共对滑块做了多少功;
(3)小车所能获得的最大速度.

4.实验题(共1题)

9.
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使质量为的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选取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如图所示。为第一个点,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连续点中的三个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每隔打一个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那么:

(1)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点到__________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2)从点到(1)问中所取的点,重物重力势能的减少量__________,动能增加量__________;请简述两者不完全相等的原因_______。(结果取三位有效数字)
(3)若测出纸带上所有点到点之间的距离,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及物体下落的高度,则以为纵轴,以为横轴画出的图像是图中的__________。
A.B.
C.D.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解答题:(2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