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17358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4/15

1.单选题(共5题)

1.
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A.减小球对手作用力的冲量B.减小球的动量变化率
C.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D.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
2.
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1、半径为R且内壁光滑的半圆槽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左侧靠墙角,右侧靠一质量为M2的物块.今让一质量为m的小球自左侧槽口A的正上方h高处从静止开始落下,与圆弧槽相切自A点进入槽内,则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
A.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与半圆槽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B.小球在槽内运动的全过程中,小球、半圆槽和物块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C.小球离开C点以后,将做竖直上抛运动
D.槽将不会再次与墙接触
3.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的状态经历了如图所示的ab、bc、cd、da四个过程,其中bc的延长线通过原点,cd垂直于ab且与水平轴平行,da与bc平行,则气体体积在(    )
A.ab过程中不断增加B.bc过程中不断减小
C.cd过程中不断增加D.da过程中保持不变
4.
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无规则的,反映了大量液体分子的运动也是无规则的
B.微粒做布朗运动,充分说明了微粒内部分子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布朗运动是由于悬浮微粒受周边其它微粒撞击的不平衡性引起的
D.悬浮微粒越大,在相同时间内撞击它的分子数越多,布朗运动越剧烈
5.
如图所示,纵坐标表示两个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横坐标表示两个分子的距离,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两分子间引力、斥力的大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关系,e为两曲线的交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为引力曲线,cd为斥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B.ab为斥力曲线,cd为引力曲线,e点横坐标的数量级为10-10m
C.若两个分子间距离大于e点的横坐标,则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D.若两个分子间距离越大,则分子势能亦越大

2.选择题(共1题)

6.

如图,圆弧形桥拱的跨度AB=12米,拱高CD=4米,则拱桥的半径为(  ).

3.多选题(共4题)

7.
对于一个质量确定的物体,关于其动能、动量及动量的变化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物体的动量不变,则其动能一定不变
B.若物体的动能不变,则其动量一定不变
C.若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相同
D.若物体做平抛运动,则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不同
8.
如图所示,小车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端固定一个轻弹簧,B端粘有油泥,AB总质量为M,质量为m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A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ABC都静止,当突然烧断细绳时,C被释放,使C离开弹簧向B端冲去,并与B端油泥粘在一起,忽略一切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伸长过程中C向右运动,同时AB也向右运动
B.CB碰前,CAB的速率之比为M:m
C.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立即停止运动
D.C与油泥粘在一起后,AB继续向右运动
9.
下列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液体表面张力的存在,使得表面层内分子的分布比内部要密些
B.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从而表现为引力,因而产生表面张力
C.液体表面层分子间只有引力而无斥力是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
D.表面张力使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面积的趋势
10.
如图,A.B两点表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的两个状态,当气体自状态A变化到状态B时(  )

A. 体积必然变大
A.有可能经过体积减小的过程
B.外界必然对气体做功C.气体必然从外界吸热

4.填空题(共2题)

11.
如图所示,两相同的磁铁分别固定在两相同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始两车相向运动,va=3m/s,vb=2m/s,设相互作用时两车不会相碰,则当b车速度为零时,va =________, 方向________;当两车相距最近时,vb=________,方向________
12.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按如图1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
(1)已知气体在状态A的温度为TA=300K,则气体在状态B、C和D的温度分别是:
TB=________K;TC=_____K; TD=_____K.
(2)将上述变化过程在图2中的 V﹣T图象中表示出来______(标明A、B、C、D四点,并用箭头表示变化方向)

5.解答题(共3题)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3 kg的木箱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木箱内粗糙的底板正中央放着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木块,小木块可视为质点.现使木箱和小木块同时获得大小为2 m/s的方向相反的水平速度,小木块与木箱每次碰撞过程中机械能损失0.4 J,小木块最终停在木箱正中央.已知小木块与木箱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木箱内底板长为0.2 m.(g取10 m/s2)求:

(1)木箱的最终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整个过程中木箱与木块组成的系统损失的动能;
(3)小木块与木箱碰撞的次数.
14.
如图所示,质量为M=40Kg的气缸开口向上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缸内活塞面积为S=0.02m2,活塞及其上面放置的重物总质量为m=100Kg.开始时活塞到缸底的距离为h=0.2m,缸内气体温度是t0=27℃,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后温度缓慢地上升到t=127℃,系统又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已知气体的内能U与温度t之间满足关系U=C•(t+273)J,其中C为常数,外界大气压为P0=1.0×105Pa,g=10m/s2.求:

(1)缸内气体的压强P;
(2)活塞移动的距离x
(3)缸内气体对外做的功;
(4)缸内气体从外吸收的热量Q.
15.
内壁光滑的汽缸通过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Pa、温度为27℃的气体,初始活塞到汽缸底部距离为50cm,现对汽缸加热,气体膨胀而活塞右移。已知汽缸横截面积为200cm²,总长为100cm,大气压强为1.0×105Pa。

(1)计算当温度升高到927℃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2)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800J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6.实验题(共1题)

16.
如图为实验室常用的气垫导轨验证动量守恒的装置.两带有等宽遮光条的滑块AB,质量分别为mAmB,在AB间用细线水平压住一轻弹簧,将其置于气垫导轨上,调节导轨使其能实现自由静止,这是表明______,烧断细线,滑块AB被弹簧弹开,光电门CD记录下两遮光条通过的时间分别为tAtB,若有关系式______,则说明该实验动量守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5道)

    选择题:(1道)

    多选题:(4道)

    填空题:(2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