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17303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单选题(共7题)

1.
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的圆盘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小物块从圆盘边缘上的P点,以大小恒定的初速度v0,在圆盘上沿与直径PQ成不同夹角θ的方向开始滑动,小物块运动到圆盘另一边缘时的速度大小为v,则v2­cos θ图象应为(  )
A.B.C.D.
2.
当人造卫星已进入预定运行轨道后,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卫星及卫星内一切物体均不受重力作用
B.仍受重力作用,并可用弹簧秤直接称出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
C.如果在卫星内有一物体自由释放,则卫星内观察者将可以看到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D.如果卫星自然破裂成质量不等的两块,则该两块仍按原来的轨道和周期运行
3.
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州六号”的速度较小
B.“神州六号”的速度与“神州五号” 的相同
C.“神州六号”的周期更短
D.“神州六号”的周期与“神州五号” 的相同
4.
行星绕恒星的运动轨道近似是圆形,那么它运行周期T的平方与轨道半径R的三次方的比为常数,设T2/R3=k,则常数k的大小    (    )
A.只与恒星的质量有关B.只与行星的质量有关
C.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有关系D.与恒星的质量及行星的质量都没关系
5.
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若卫星的线速度减小到原来的一半,卫星仍做圆周运动,则 ( )
A.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4
B.卫星的角速度减小到原来的1/2
C.卫星的周期增大到原来的8倍
D.卫星的周期增大3倍
6.
已知地球半径为R,质量为M,万有引力常量为G。一位质量为m的探险家乘坐热气球到达离地面h高处,他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    )
A.B.C.D.
7.
两个互相垂直的力F1和F2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使物体运动,如图所示.物体通过一段位移时,力F1对物体做功4J,力F2对物体做功3J,则力F1与F2的合力对物体做功为    (    )
A.7JB.2JC.5JD.3.5J

2.多选题(共4题)

8.
一个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升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手对物体做功12JB.合外力对物体做功12J
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2JD.物体克服重力做功10J
9.
去新疆旅游时,最刺激的莫过于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沙板上从沙坡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沿直线下滑到斜面底端时,速度为,设人下滑时所受阻力恒定不变,沙坡长度为L,斜面倾角为,人的质量为m,滑沙板质量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B.若人在斜面顶端被其他人推了一把,沿斜面以的初速度下滑,则人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
C.人沿沙坡下滑时所受阻力
D.人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功率的最大值为
10.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一定指向大圆环圆心
D.可能背离大圆环圆心
11.
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
A.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3.解答题(共3题)

12.
重为500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因数为μ=0.2 ,在大小为F=500N,方向与水平面成α=37°斜向上的拉力作用下前进l=10m。在此过程中:
(1)力F做功为多少?
(2)摩擦力做功为多少?
13.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自由下落d后,沿竖直面内的固定轨道ABC运动,AB是半径为d的光滑圆弧,BC是直径为d的粗糙半圆弧(B是轨道的最低点).小球恰好能运动到C点,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球运动到B处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
(2)小球在BC上运动过程中,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14.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平面内高h = 1m的光滑弧形轨道A点,以v0 = 4 m/s的初速度沿轨道滑下,并进入BC轨道,如图所示。已知BC段的动摩擦因数μ= 0.4 ,取g=10m/s2求:

(1)物体滑至B点时的速度;
(2)物体最后停止在离B点多远的位置上。

4.实验题(共1题)

15.
利用图甲装置做“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

①为验证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比较重物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间的____.
A.动能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B.速度变化量与势能变化量
C.速度变化量与高度变化量
②除带夹子的重物、纸带、铁架台(含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  
导线及开关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两种器材是____.
A.交流电源 B.刻度尺 C.天平(含砝码)
③实验中,先接通电源,再释放重物,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条纸带.在纸带上选取三个连续打出的点,测得它们到起始点的距离分别为.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设重物的质量为.从打点到打点的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________,动能变化量_______.

④大多数学生的实验结果显示,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大于动能的增加量,原因是______.
A.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B.利用公式计算重物速度
C.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的影响
A.没有采用多次实验取平均值的方法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多选题:(4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