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第九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理科综合物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17303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5

1.单选题(共2题)

1.
小船相对于地面以速度v1向东行驶,若在船上以相对地面的相同速率v水平向西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则小船的速度将(    )
A.不变B.减小C.增大D.改变方向
2.
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A沿着固定在地面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分别到达地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平均功率
B.重力的平均功率
C.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D.重力的瞬时功率PA<PB

2.选择题(共2题)

3.

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15世纪,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从未中断过。下面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和平交流的作品是(     )

4.

从人类文明的出现到15世纪,文明的冲突和融合从未中断过。下面见证了东西方文明和平交流的作品是(     )

3.多选题(共3题)

5.
关于物体的运动,下面说法可能的是(  )
A.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在增大
B.加速度方向始终改变而速度不变
C.加速度和速度大小都在变化,加速度最大时速度最小,速度最大时加速度最小
D.加速度方向不变而速度方向变化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液面上方饱和汽的体积不变,升高温度,则达到动态平衡后该饱和汽的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压强也增大
B.没有摩擦的理想热机可以把获得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
C.两个分子甲和乙相距较远(此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设甲固定不动,乙逐渐向甲靠近,直到不能再靠近,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晶体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破坏空间点阵,增加分子势能,而分子平均动能却保持不变,所以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E.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温度与分子的平均动能成正比
7.
如图所示,人在岸上拉船,已知船的质量为m,水的阻力恒为Ff,当轻绳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时,船的速度为v,此时人的拉力大小为F,则此时(   )
A.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vcosθ
B.人拉绳行走的速度为
C.船的加速度为
D.船的加速度为

4.解答题(共3题)

8.
固定的轨道ABC如图所示,其中水平轨道AB与半径为R的光滑圆弧轨道BC相连接,AB与圆弧相切于B点.质量为m的小物块静止在水平轨道上的P点,它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5,PB=2R.现用大小等于2mg的水平恒力推动小物块,当小物块运动到B点时,立即撤去推力.(小物块可视为质点.)

(1)求小物块沿圆弧轨道上升后,可能达到的最高点距AB面的高度H.
(2)如果水平轨道AB足够长,试确定小物块最终停在何处?
9.
如图所示,静止的木板B的质量M=2kg,与右墙距离为S.物体A(可视为质点)质量m=1g,以初速度v0=6m/s从左端水平滑上B.己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在B第一次撞墙前,A已经与B相对静止.地面光滑,B与两面墙的碰撞都是弹性的.求:
①S的最小值;
②若A始终未滑离B,A相对于B滑行的总路程是多少?
10.
(12分)如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1=0时刻的波形图象,此时波中质点M正处于平衡位置,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到t2=0.55s时质点M恰好第三次到达y轴正方向最大位移处. 试求:

(1)该波传播方向;
(2)该波波速大小;
(3)从t1=0到t3=1.2s,波中质点N走过的
路程和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5.实验题(共1题)

11.
如图所示为“探究两物体作用前后动量是否守恒”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已知a、b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半径分别是ra、rb,图中P点为单独释放a球的平均落点,M、N是a、b小球碰撞后落点的平均位置.

(1)本实验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水平
C.入射小球每次都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
D.入射球与被碰球满足ma=mb,ra=rb
(2)为了判断动量守恒,需要测量OP间的距离x1,则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   、_____(用相应的文字和字母表示).
(3)如果动量守恒,须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用测量物理量的字母表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道)

    选择题:(2道)

    多选题:(3道)

    解答题:(3道)

    实验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