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7题)
1.
如图所示,虚线A、B、C代表某电场中的三个等势面,实线为一带电的质点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Q为质点先后通过电场时轨迹上的两个点,由此可知()

A. 质点一定带正电
B. 质点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Q点的电场力
C. 质点通过P点时动能较大
D. 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

A. 质点一定带正电
B. 质点在P点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Q点的电场力
C. 质点通过P点时动能较大
D. 质点通过P点时电势能较大
3.
如图所示,三个质量相等的,分别带正电、负电和不带电的小球,以相同速率在带电平行金属板的P点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落在A、B、C三点,则( )


A.落到A点的小球带正电、落到B点的小球带负电,落到C点的小球不带电 |
B.三小球在电场中运动时间相等 |
C.三小球到达正极板的动能关系是EkA<EkB<EkC |
D.三小球在电场中的加速度关系是aC<aB<aA |
4.
如图所示,是测定液面高低的传感器示意图,A为固定的导体芯,B为导体芯外面的一层绝缘物体,C为导电液体,把传感器接到图示电路中。已知灵敏电流计电流从左边流入指针向左偏转。如果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则 ( )


A.电容器的电容变大,导电液体的深度h升高 |
B.电容器的电容变小,导电液体的深度h升高 |
C.电容器的电容变大,导电液体的深度h降低 |
D.电容器的电容变小,导电液体的深度h降低 |
5.
如图所示,一水平放置的通电螺线管接通电源,电源的左端为正极,螺线管内部中心为O点,P为螺线管外一点,且位于O点正上方,Q为螺线管外靠右端的一点,则( )


A.O点磁场方向水平向左 |
B.P点磁场方向水平向右 |
C.P点磁感应强度比Q点大 |
D.Q点磁感应强度比O点小 |
6.
下列关于电场线和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场线和磁感线都是电场或磁场中实际存在的线 |
B.磁场中两条磁感线一定不相交,但在复杂电场中的电场线是可以相交的 |
C.静电场中的电场线是一条不闭合曲线,而磁感线是一条闭合曲线 |
D.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同一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越大;磁感线分布较密的地方, 同一通电导线所受的磁场力也越大 |
7.
如右图所示,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环形线圈互相垂直地放置,它们的圆心位于一个共同点O上,当通以相同大小的电流时,O点处的磁感应强度与一个线圈单独产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之比是( )


A.1∶1 | B.![]() | C.1∶![]() | D.2∶1 |
2.选择题- (共4题)
8.美国发射的“勇气”号火星登陆器于太平洋时间2004年1月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欧洲宇航局也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实地探测。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完成1题。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9.美国发射的“勇气”号火星登陆器于太平洋时间2004年1月3日20时35分(北京时间2004年1月4日12时35分)成功登陆火星表面;欧洲宇航局也计划于2014年10月把“菲勒”号登陆器送至彗星表面进行实地探测。根据以上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完成1题。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1.从地理角度来看,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火星、彗星表面,这表明人造天体能够离开 ( )
3.解答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解答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0